乡村成长的男孩子掏鸟几乎成了儿时的常规操作,小时候的我也不例外,以前我掏过很多燕子窝,有些里边啥也没有,有些里面有鸟蛋,有些里面有幼鸟,而且如果遇到有小鸟蛋的,我能拿回家一两个回家卵化(基本上都无功而返),碰到幼鸟的会拿几个回家了养(大多数都夭折了)。
记得有一次,外婆说:别去掏鸟,由于掏了的鸟蛋,小燕子看见我后很快就飞走,我数了一下燕子窝里一共有5颗卵,我轻轻的了摸了一下,然后下去了。
之后我拿了一个小凳子在下面等待,过去了大约有二十分钟,小燕子就回来了,正常会巢穴,过去了十几天雏燕就孵出了,然后我又用同样的方式上来摸了几下雏燕,结论也是一样的,燕子依然会不断地飞进来然后飞出给雏燕喂养,由此可见,人碰到的燕子窝,甚至卵和幼鸟,都是会对小燕子并没有什么影响。
根据和小燕子打交道的经验,我用同样的方法也去触碰了房檐瓦块中的麻雀鸟巢,一样也没有出现鸟不再回来的情况。自然一些人要说小燕子和麻雀鸟本身就很亲密,不可以作为参考,实际上小时候的我也想到了这种情况,所以我把“爪牙”伸到了杏树顶端的喜雀巢里。
尽管我在四五岁开始就勤学苦练上树本事(实际上这也是儿时的游戏项目之一),但是面对距地最少10米以上的喜雀巢我也有点打怵,为了安全起见,我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夏日午后,结果还是在我腿给磨红了,眼见要触到喜鹊窝时,居然遭到一只喜鹊的攻击,最后我只能离开。
此次没摸到喜鹊窝也是对的,由于喜鹊一般从3-4月份开始繁殖,我当时往上爬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份了,巢内大概率是啥也没有的。
第二年的5月,我又爬了一次,不过这次我比较慎重,一直在远处观察着,直至喜鹊飞走,我才慢慢赶快爬了上去,此次运气不错,窝里边静静地平躺着6颗卵,并且喜雀都没有发现我,我还是用手将卵拿起来,随后放回去。
然后我快速地下来,回家了拿了一个馍馍、切了一块萝卜咸菜就在树下等,直到喜雀回家,我发现了喜雀并没发觉,然后就没有去打扰,静静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