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公里是众多跑者中经常训练的一个距离,也是受大家都喜欢跑的距离,基本上完成的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但是想要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要付出努力和高质量的训练了。
10公里想要跑进40分钟,难不难?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大众普通跑者要想提高10公里,该如何训练呢?
10公里算是长跑的基础,对跑者的有氧耐力水平和耐乳酸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大体上想要提升成绩,一般从两个方式训练着手,主要是 “速度型”训练 和 “耐力型”训练。
强化一个跑者的速度耐力比提高有氧耐力还要重要,因为只有提高跑者的速度耐力会有效的提升耐乳酸能力,这样一个跑者的专项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采用提高运动量的训练模式,通过大幅度的运动量来提高有氧耐力,促进一个跑者的“平跑”能力,这样的训练下一个跑者的耐乳酸能力自然也不会差。
不过对于大众跑者而言,想要把10公里跑进40分钟,还是有点难度的,平常中没有经过刻意的专业训练,我想基本上很少有人能轻松跑到这个成绩,毕竟在速度、耐力、核心力量上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我国很多专业中长跑运动员训练模式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是在前期练习有氧耐力水平作为基础,为后期速度耐力提高做支撑。其次就是非常重视核心力量的提高,这么做 一是为了支撑跑者能够承受更大的训练负荷;二是想要提升速度必须强大核心力量能力。
当你的有氧耐力和核心力量都练习的差不多时候,就可以进行间歇训练了,最好强度大一点以便来提升跑者的速度耐力。
总得来说,10公里想要跑好,还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实际行动的,若想突破40分钟以内取得PB的话,那么就一定要打好有氧训练的基础,保障核心训练,提高无氧能力才是最后的关键。
也就是说,训练过程中你的耐力、速度、以及速度耐力都得同步进退发展,未来才有机会实现新的突破。
小编推荐10公里进40分内训练法:
放松跑: 10~15公里,以平均配速5分训练;
配速跑: 8-10公里配速跑,提高配速,最好控制在4分左右;
400米间歇跑: 400米8组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每组时间控制在84秒,中间可休息2-3分钟;
节奏跑: 跑大概30分钟的节奏,配速4分30秒上下浮动;
1600米间歇跑: 1600米4组的间歇训练,每1600米时间控制在6-7分以内,中间可注意5-6分钟;
以上几种可根据自己的周训练计划合理安排到每天,一般一个月下来,10公里就会刷新不一样的成绩。
10公里,你的个人最好成绩是多少?你觉得作为大众跑者,跑进40分难吗?欢迎下方评论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