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天地 >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谁(朱元璋儿子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谁(朱元璋儿子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

阅读量:3511 时间:2022-11-04 00:25:30 作者:弭卓逸

摘要: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朱元璋没有将皇位传给儿子朱棣,而是直接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其实这其中既有对已逝的太子的偏爱,也受到了当时传统制度的影响。当时社会特别看重“嫡长制”。也就是说嫡长子去世之后可以由嫡长孙来继承皇位,朱元璋又是那样封建传统的一个人,再加上满朝文武百官都支持朱允炆,所以朱元璋

朱标(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明惠宗朱允炆之父。朱标于龙凤元年(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九月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继承人。

朱标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望最高。不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八月葬孝陵东侧,即明东陵,谥“懿文太子”。

朱标的病逝,让明太祖朱元璋伤心不已。正是因为和朱标感情深厚,朱元璋没有考虑让朱棣等其他儿子继承皇位,而是将目光投向到了朱标的几个儿子身上。那么,问题来了,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为何传位给朱允炆,而不是朱允熥呢?

一、首先

朱标共有五个儿子,分别如下:

长子:朱雄英,常氏生,追封虞王,谥号“怀”。

次子:朱允炆,吕氏生,即建文帝。

三子:朱允熥,常氏生,封为吴王,谥号“悼”或“哀”。

四子:朱允熞,吕氏生,封为衡王,谥号“愍”或“悼”。

五子:朱允熙,吕氏生,封为徐王,谥号“简”或“愍”或“哀”。

在朱标的五个儿子中,朱雄英是嫡长子,如果朱标顺利即位,朱雄英应该就是未来的明朝太子和皇帝。但是,朱雄英只活了八岁,也即在公元1382年就去世了。在朱雄英早夭之后,朱允熥的年龄虽然小于朱允炆,但是,他的母亲常氏是朱标的太子妃,而朱允炆的母亲吕氏,只是朱标的次妃。换而言之,朱允熥是嫡子,朱允炆是庶子。

 


在嫡长子继承制下,嫡子的地位显然是高于庶子的,正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类似于东汉末年,嫡子出身的袁术,就十分轻视庶子出身的袁绍。

可是,尽管朱允熥是嫡子,但是,朱元璋还是选择了朱允炆。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二、一方面

这是因为朱允炆的性格和表现,更加受到朱元璋的喜爱。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十四岁时,太子朱标生病的时候,朱允炆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一步。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死,朱允炆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同年九月,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对此,在笔者看来,朱允炆的性格,显然和朱标颇为相似,这促使朱元璋爱屋及乌,更加疼爱朱允炆这个孙子。

 


同时,太子朱标性格仁厚,对刑狱的判决多以减省为主,朱允炆也延续了朱标的宽大策略。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向明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了《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与此相对应的是,朱允熥等朱标的其他几个儿子,则没有这样的表现。从这一角度来看,朱允炆应该是朱标最贤明的儿子,也即朱元璋在册立皇太孙的时候,更看重品行和能力,而不是嫡庶和长幼。

三、另一方面

朱标去世的时候,朝廷还有蓝玉等战功赫赫的武将,如果朱标没有病逝,自然可以压制这些明朝的开国功臣。但是,年幼的朱允炆和朱允熥,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威望。于是,在朱标去世后,蓝玉等手握兵权的武将,已经成为朱元璋的眼中刺和肉中钉,意欲除之而后快。

 


进一步来说,朱允熥的生母常氏,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的女儿,而常遇春的妻子蓝氏,则是蓝玉的姐姐。如果朱允熥即位的话,蓝玉以及常遇春的后人,无疑会获得更高的地位,乃至于成为类似于汉朝历史上的外戚家族。而这,自然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也即外戚和宦官干预朝政,都是古代王朝走向的重要原因。因此,朱元璋不仅没有册立朱允熥,还对蓝玉等武将痛下杀手。

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公元1392年,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先是诛杀了蓝玉的亲家——靖宁侯叶升。不久之后,朱允炆被册立为皇太孙。公元1393年,蓝玉案爆发,不仅蓝玉被诛杀,傅友德、王弼等人也受到了牵连,最终被杀者达到了1.5万人。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蓝玉案之后,朱元璋还表示不再追究蓝玉和胡惟庸的党羽,这大概是因为没有人能威胁到皇太孙朱允炆了。

四、最后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建文。朱允炆即位后,力行削藩策略,以罪相继废黜周王、代王、齐王、岷王,湘王被逼自尽;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

至于无缘皇帝之位的朱允熥,建文元年(1399年),他被朱允炆封为吴王。建文四年(1402年),靖难之役之后,朱允熥被降封为广泽郡王,居福建漳州府。同年九月十日,朱允熥与怀恩王朱允熞被召至都城。

十一月十三日,朱允熥与怀恩王朱允熞被朱棣以不能匡辅其兄的罪名废为庶人,禁锢在安徽凤阳,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暴卒,年仅三十九岁。因此,朱棣称帝后,朱允熥因为是朱标的嫡子,也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

相关阅读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宋濂(朱元璋杀宋濂的历史原因解析)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宋濂(朱元璋杀宋濂的历史原因解析)

朱元璋杀宋濂这个历史事件,对于明朝和中国历史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这个事件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阴谋和权力斗争,也使得明朝的巨大贡献家和政治家宋濂因为一时的误解和意见分歧,失去了生命和声誉,成为了历史的悲剧。...

2023-09-03 查看全文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宋濂(深度解析朱元璋杀害宋濂的原因)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宋濂(深度解析朱元璋杀害宋濂的原因)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对于他杀害宋濂这样一个重臣,也存在着不少争议。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历史背景。...

2023-08-24 查看全文 >>

朱元璋杀了哪些开国功臣(详述朱元璋对哪些开国功臣采取了杀戮手段)

朱元璋杀了哪些开国功臣(详述朱元璋对哪些开国功臣采取了杀戮手段)

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开国功臣们的下场都不是太好。多数表现忠诚的人都不幸被朱元璋杀害,使得他的统治更加威震四海。这样暴虐的统治方式,虽然使明朝初期世界排名上升,但长远来看挥霍人才,削弱国力,对明朝带来了极不利的影响。...

2023-08-21 查看全文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宋濂(深入解析朱元璋杀宋濂的历史原因)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宋濂(深入解析朱元璋杀宋濂的历史原因)

综上所述,朱元璋杀宋濂的历史原因是非常复杂的。虽然朱元璋对宋濂的不满主要源于他过于崇尚儒家思想,缺乏果断决策的能力,以及有可能谋求封建王朝等行为,但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朱元璋想要巩固自己的集权统治,维护国家的国内稳定和统一。当然,这种做法也是有争议的,朱元璋并不是一位完美的皇帝,他的某些做法也是有问题的。但历史总是会给我们留下很多反思的空间,让我们从中汲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

2023-08-17 查看全文 >>

朱元璋为什么看不上朱棣(朱棣篡位为什么没人骂)

朱元璋为什么看不上朱棣(朱棣篡位为什么没人骂)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他的儿子朱棣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维扬王,但是却因为与父亲朱元璋的矛盾而被排除在继承帝位的范围之外。那么朱元璋为什么看不上朱棣呢本文将从朱元璋与朱棣的关系、朱棣的才华、朱棣的野心等方面进行解析,来探究这个问题。...

2023-05-30 查看全文 >>

左丘明是哪个朝代的(左丘明历史人物后代)

左丘明是哪个朝代的(左丘明历史人物后代)

左丘明(公元前556年-公元前451年)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

查看全文 >>

古代的对食都做些什么(古时候的太监对食怎么进行的)

古代的对食都做些什么(古时候的太监对食怎么进行的)

古代对食就是在皇宫里太监和宫女结成对,像夫妻或朋友、家人的形式,在一起吃饭、相互照顾,一方死后另一方每年去祭奠的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

查看全文 >>

美玉无瑕指的是谁(美玉无瑕指的是谁前世是谁)

美玉无瑕指的是谁(美玉无瑕指的是谁前世是谁)

美玉无瑕在红楼梦中指贾宝玉。瑕玉斑。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得无缺点。贾宝玉是女娲补天之时,炼成补天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单单剩了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

查看全文 >>

历史朝代时间最长排名(中国历史哪个朝代时间最长)

历史朝代时间最长排名(中国历史哪个朝代时间最长)

周王朝(公元前1046~公元前314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历时间最长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可考的具有最完成法律思想文书的朝代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

查看全文 >>

楚河汉界在哪里(楚河汉界到底指的是什么地方)

楚河汉界在哪里(楚河汉界到底指的是什么地方)

“楚河汉界”指的是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沟口宽约800米,深达200米,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要地。...

查看全文 >>

古人为何把如厕叫“出恭”(古代厕所“出恭”二字的来历)

古人为何把如厕叫“出恭”(古代厕所“出恭”二字的来历)

古人说去上厕所比我们更含蓄,现代常用上卫生间上厕所来指排泄,古时候人们用出恭来代称。出恭是上厕所的雅称,科举考场中设有“出恭”、“入敬”牌,以防士子擅离座位。士子入厕须先领此牌。因此俗称入厕为出恭。并谓大便为出大恭,小便为出小恭。...

查看全文 >>

中国有多少个邻国(中国有多少个海上邻国,分别是哪些)

中国有多少个邻国(中国有多少个海上邻国,分别是哪些)

我国一共有十四个陆上邻国,它们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缅甸、老挝、越南,我国海上邻国有六个,包括有日本,菲律宾,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查看全文 >>

朝鲜生活真实现状(朝鲜生活真实现状图片视频帖子)

朝鲜生活真实现状(朝鲜生活真实现状图片视频帖子)

朝鲜生活真实现状是不用还房贷,看病不用钱,不用担心养老问题的现状,他们全民免费医疗,教育,普通人一辈子都有工作,不会失业。不会为生计奔波生活物质都由国家配给保证够用,房子车子国家给发放。...

查看全文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当前编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