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创立了明朝,统一了全国,被尊称为“国父”。但同时,他也被人们谴责为一个残酷、冷酷的暴君。朱元璋登基后,精力全都放在了消灭异己和巩固自己的权力上。因此,很多功臣在明朝初期就被他杀了,为确保自己的地位统治,朱元璋对哪些开国功臣采取了杀戮手段?
1. 陈友谅——陈友谅是明朝成立之初贞元帝的忠诚臣子,对于权力并不追求,他在兵败失利后一直忠诚于朱元璋,但朱元璋还是想要除掉他。为此,朱元璋下令逼陈友谅上靖难殿,同时对他的家人进行威胁,陈友谅不得不含冤就死。
2. 宦官李景隆——李景隆在建文二年被朱允炆封为“御林军总统领”,他是成化初年最重要的功臣之一,朱元璋开始时对他十分器重,封他为镇国公。但仅仅两年后,李景隆就被朱元璋赐死在了永乐年间,原因是他对于帝位缺乏忠诚。
3. 宋濂——宋濂是明朝的内阁首脑,他在帮助朱元璋取得天下后曾为朱元璋辟议。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逐渐不喜欢宋濂的手段,之后他将手臂纹上“杀宋濂,灭四方”几个大字。最终,宋濂也因为朱元璋对自己的不信任而被杀。
4. 郑和——郑和是明朝初辉煌的航海家,他曾经领导明朝七次远航,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重要人物。但朱元璋杀死了郑和的侄子,郑和曾前去请求赦免,却没有得到朱元璋的同意。在朱元璋去世后,郑和也因为自己过于知名和朱权产生的对立而降为庶民。
5. 徐达——徐达是明朝成立初期的重要贡献人物之一,《大明一统志》称他为“初建国家诸臣之冠”,是朱元璋的亲信之一,他夙夜在帝左右,为他力战沙场,建立了明朝的势力。但在永乐初年,为了避免徐达成为威胁,朱元璋下令赐死他。
6. 严嵩——严嵩是明朝官员和政治家,曾为明朝出了很多力,尤其是在夺取皇位时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这并没有保住他的头颅,永乐年间,朱元璋认为严嵩的儿子严世藩不忠于他,便诬陷他们反叛,将他们一家滔天大罪,将严嵩的儿子抄家杀头,严嵩背马牵犇头出城,被押解到南京,在狱中被判处死刑,最后被斩首处死。
总结
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开国功臣们的下场都不是太好。多数表现忠诚的人都不幸被朱元璋杀害,使得他的统治更加威震四海。这样暴虐的统治方式,虽然使明朝初期世界排名上升,但长远来看挥霍人才,削弱国力,对明朝带来了极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