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天地 > 铁帽子王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铁帽子王是几品官)

铁帽子王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铁帽子王是几品官)

阅读量:5645 时间:2023-02-13 16:25:30 作者:白白安

摘要:“铁帽子王”就是清朝世袭罔替王爵的俗称,意思就是后代继承的时候可以不降级,爵位不会被取消,且可以参与朝政处理,进入朝政权力的中心。“铁帽子王”并不是专称,相对于普通的王爵宗亲,拥有更高的地位与权力。相当于现在的大财阀吧。

所谓“铁帽子”王,是清朝独有的东西,特指享受世袭罔替待遇的宗室亲王、郡王。这在明朝其实根本就不算是个事儿,明朝所有的宗室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亲王的一个儿子肯定会袭封亲王、郡王的一个儿子肯定会袭封郡王、镇国将军的一个儿子也肯定会袭封镇国将军……他们没有袭封的儿子才会降一等封爵。

比如亲王没有袭封的儿子皆封郡王、郡王没有袭封的儿子皆封镇国将军……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明朝所有的亲王、郡王其实都是“铁帽子王”!但清朝却有所不同。

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画像)

清朝的降级袭爵和考封制度

鉴于明末“竭举国之力无以供养宗室”的教训,清朝对宗室的待遇进行了大幅缩减。其一、对皇族进行了二次分类,只有清显祖塔克世(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的直系后裔才算宗室,而更远支的、也就是清景祖觉昌安(努尔哈赤的祖父)兄弟六人的其他后裔只能算觉罗,待遇要比宗室低很多很多!清朝只有宗室才能被授予宗室爵位,觉罗只能和异姓大臣一样、有大功方能封爵,且不能受封宗室爵位、只能与异姓大臣一样受封民爵,即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

清朝的玉牒——宗室为黄册、觉罗为红册

其二,对于宗室爵位的授予,清朝也加强了限制。以明朝为例,明朝皇帝的儿子除了皇太子之外皆封亲王、亲王的儿子除了世子之外皆封郡王,其他以此类推。但清朝不同,即便是皇子,也可能没有任何封爵!比如清高宗乾隆帝弘曆的嫡出皇十二子永璂,直到去世也没有获得任何封爵,多年之后才被清仁宗嘉庆帝顒琰追封了一个贝勒。而且,清朝皇子的首封爵位一般也只是贝子、贝勒之类,很少直接封亲王的,有不少皇子一辈子的爵位也不过就是贝子、贝勒而已。

清高宗乾隆帝弘曆的嫡出皇十二子永璂(剧照)

明朝的宗室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也就是说,只要有儿子、儿子中必定会有一个袭封父亲的爵位!但清朝不同,清朝的爵位是降级承袭的,比如亲王的儿子在承袭父亲爵位时,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直接袭封亲王的,只能降一级、袭封郡王,直到降为入八分镇国公之后才可以世袭罔替,其他爵位以此类推。入八分辅国公及以上爵位者,后代尚能够捞到一个世袭罔替的低等爵位(入八分镇国公及以下爵位)。不入八分者,则直接一降到底,直到降成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为止!

降袭果郡王爵位的果毅亲王允礼嗣子弘曕(画像)

更重要的是,即便亲王的儿子,也不一定能够受封爵位。明朝亲王的儿子除了世子之外皆封郡王、郡王的儿子除了长子之外皆封镇国将军……但清朝并不像明朝那样“平均分配”,而是以父亲的爵位和生母的地位为参照、确定一个基准爵位,然后统一组织考试。

考试全优者才能获得基准爵位,其他的按成绩递减,成绩太差的索性不给爵位,就算是亲王的儿子也没有!例如晚清时期的肃顺,他的父亲是郑慎亲王乌尔恭阿,但他只是小妾所生的庶子,最后只考封了一个三等辅国将军爵位。而他同父异母的哥哥端华却承袭了父亲的郑亲王爵位。这里便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了,“铁帽子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清朝宗室子弟参加考封的基准爵位列表

“铁帽子王”到底是怎么回事

清初,因为制度不健全,宗室爵位的承袭也相对比较混乱。有世袭罔替的、有降级袭爵的,甚至还有父亲是贝勒、儿子却袭了入八分辅国公的……一般世袭罔替的多是军功爵,恩封爵则需要降袭,但到底哪些军功爵可以世袭罔替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随意性还是比较大的。直到乾隆年间,清高宗乾隆帝弘曆才最终明确了八家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即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承泽)亲王六家亲王和克勤郡王、顺承郡王两家郡王。

只有这六家军功王爵可以世袭罔替,其他爵位都必须降级承袭。即便是皇帝加恩,也只能一两代不降级承袭,之后依然必须降级!唯有这八家的王爵可以世袭罔替、不需要降级承袭,故也称“铁帽子王”。后来,雍正年间增加了恩封的怡亲王,晚清时期又增加恩封的恭亲王、醇亲王和庆亲王。这四家亲王虽不是军功爵,但也是可以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清朝的“铁帽子王”之一——豫通亲王多铎(画像)

“铁帽子王”只有一个儿子“铁”

虽说清朝的所谓“铁帽子王”可以世袭罔替,但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再“铁”的“铁帽子”也只有一顶,无论“铁帽子”亲王还是“铁帽子”郡王,都只能有一个儿子承袭爵位,他们的其他儿子依然是要参加考封的,没有特殊待遇。比如前面提到的肃顺,他的父亲乌尔恭阿就是“铁帽子”亲王,所以肃顺的哥哥端华直接承袭了郑亲王爵位、没有降级。但肃顺却没有那么好命,只考封了一个三等辅国将军爵位。当然,如果老子跟皇帝关系很好,是可以“加恩”的。比如怡贤亲王胤祥的庶长子弘昌,如果按照规定、只能参加考封,但清世宗雍正帝却直接给了这位侄子一个贝子爵位!要知道,一些皇子的初封爵位也不过贝子而已。除了“铁帽子”怡亲王爵位和弘昌的贝子爵位之外,雍正帝还额外给了胤祥家一个宁郡王爵位……但这只是特例,并不是所有“铁帽子王”都能有的待遇。而且,这其中,也只有弘晓承袭的怡亲王爵位可以世袭罔替,其他如宁郡王爵位依然是要降级承袭的。

同父不同命的端华、肃顺兄弟(剧照)

“铁帽子”到底有多“铁”

所谓“铁帽子”到底有多“铁”呢?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铁帽子”就相当于是明朝的“丹书铁券”、是什么“免死牌”!其实,这完全是个认识上的误区。清朝的“铁帽子”王不仅可以被革爵,而且还能被赐死!比如晚清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在“祺祥政变”之后就都被慈安太后、慈禧太后以小皇帝的名义给革爵、赐死了……“铁帽子王”与其他亲王、郡王唯一的区别仅仅是爵位本身,其他王爵被革爵就没了,无论直系子孙还是旁支,都不能再承袭。但“铁帽子王”可以,“铁帽子王”改被革爵之后,爵位本身依然保留,改由旁支承袭,甚至可以由儿子来承袭。比如曹雪芹的姑父、“铁帽子”平郡王(克勤郡王)讷尔苏,他在被革爵之后,爵位就是由他的儿子、曹雪芹的表兄弟福彭承袭了平郡王爵位。总而言之,“铁帽子王”的后代中,每一代至少会有一位“铁帽子”王存在!即便是在晚清时期曾经被短暂停袭的怡亲王爵位,后来也依然改由旁支恢复世袭罔替了。

“祺祥政变”之后被革爵、赐死的怡亲王载垣(画像)

“铁帽子王”的待遇如何

所谓“铁帽子王”,主要还是侧重于荣誉和传承方式,而爵位本身对应的待遇和普通的亲王、郡王差别不大。比如“铁帽子”克勤郡王、顺承郡王,其待遇依然还是郡王级别的待遇,包括年俸、禄米、服饰、仪仗、王府规制等等,都是郡王等级,并不因为他们是“铁帽子”王,就享受高于郡王、甚至高于亲王的待遇。当然,这也并不绝对。“铁帽子”王的祖上毕竟是有军功在身的、且地位尊贵,所以在一些礼节性场合,清朝还是会给“铁帽子”王一些特殊礼遇的,但也仅仅是礼节性的。如果没有实际差使,就算是“铁帽子”亲王也只能在家老老实实待着,什么实权也没有!

晚清时期的第十五代顺承郡王纳勒赫

克勤郡王府正门

最后再说一个问题,外藩蒙古的世袭亲王、郡王算不算“铁帽子王”?在星爷的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曾多次提到“铁帽子王”僧格林沁。那么,僧格林沁到底算不上“铁帽子王”呢?僧格林沁的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是外藩蒙古亲王,与清朝的宗室亲王并不是一回事,虽然他也叫亲王,但此亲王非彼亲王。

外藩蒙古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等,说白了其实就是清朝“统战”工作的需要,清朝给不给爵位,这些人都是外藩蒙古各部的地头蛇、他们的地位都是世袭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清朝授予他们的爵位,只是予以了官方层面的承认而已。所以,清朝外藩蒙古的亲王、郡王等等,基本上都是世袭罔替的。

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的“铁帽子王”僧格林沁

札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

但我们必须搞清楚,清朝的所谓“铁帽子”王是特指十二家世袭罔替的宗室亲王、郡王——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承泽)亲王、怡亲王、恭亲王(恭亲王常宁除外)、醇亲王、庆亲王和克勤郡王、顺承郡王。只有这十二家世袭罔替的宗室亲王、郡王才叫“铁帽子王”!外藩蒙古的亲王、郡王虽然也是世袭罔替的,但却不能叫“铁帽子王”。因此,星爷的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称僧格林沁是“铁帽子王”其实是不对的。

清朝最后一顶“铁帽子”的获得者——庆密亲王奕劻

相关阅读
宋朝经济发达到什么程度(宋朝经济发达吗)

宋朝经济发达到什么程度(宋朝经济发达吗)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富裕的时代。据记载,宋朝当时的GDP总价值比例占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三,一个国家的GDP在世界中就能占有如此高的份额,其财力可见一斑。其中人均GDP为450美元,而当时的西欧也才400美元。...

查看全文 >>

古代上朝手里拿的叫什么(代人上朝拿的是什么)

古代上朝手里拿的叫什么(代人上朝拿的是什么)

古代大臣上朝时手里拿的是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笏板最主要的用途,是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时,用来记录天子的命令或旨意,也可用来书写向天子上奏的章疏内容,为备忘提示用。...

查看全文 >>

多尔衮与孝庄之间有什么关系(多尔衮与孝庄之间有爱情吗)

多尔衮与孝庄之间有什么关系(多尔衮与孝庄之间有爱情吗)

他们是叔嫂关系,真实历史中孝庄是否下嫁多尔衮,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太后下嫁摄政王一事是否存在,史学界尚有争议。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引起史家关注的是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

查看全文 >>

纪晓岚和刘墉是同朝为官吗(纪晓岚和刘墉熟悉吗)

纪晓岚和刘墉是同朝为官吗(纪晓岚和刘墉熟悉吗)

刘墉与纪晓岚是同朝为官的。都是乾隆时期,最好的证明是当时乾隆要当太上皇,然后嘉庆太子又与和绅不和,和绅乃向乾隆进言说传位不传玺,然后在登基大典上突然说不传玺,礼部尚书纪昀说这不合古制于是与刘墉一道去说服了乾隆解决了嘉庆的登基问题,当时纪昀是礼部尚书兼大学士,刘墉是宰相,统领六部。...

查看全文 >>

乾隆下江南去的是哪里(乾隆下江南是去干嘛)

乾隆下江南去的是哪里(乾隆下江南是去干嘛)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去了无数个地方,最经典的线路是:南京→镇江→扬州→无锡→苏州→杭州→海宁盐官→上海。乾隆皇帝南下的第一站是南京,游览了栖霞山并修建行宫,赞“栖霞十景,”。据说南京有一口古并被后人称“乾隆古井”,是乾隆三下江南游高淳老街邑人掘井取水,以供御用。井水甘甜可口,被乾隆赞不绝口,因此得名。...

查看全文 >>

历史上典韦能打过吕布吗(三国猛将排名前十名)

历史上典韦能打过吕布吗(三国猛将排名前十名)

濮阳之战吕布对典韦典韦胜。虽然没有史书证明是否发生单挑的局面,不过两个战神级别的人物之间难免碰撞比武,也不知道战术怎么样,不过总之是吕布败了。不过有人论及马上马下的说话,个人认为靠谱,马上吕布的确可以是第一,毕竟装备在那呢。马下的确应该是典韦。...

查看全文 >>

武则天杀死女儿是真的吗(武则天是否杀死女儿)

武则天杀死女儿是真的吗(武则天是否杀死女儿)

虎毒不食子,武则天就算再狠毒,也应不会掐死自己的女儿,当然这也是我们的推测,但凡成大事的人,都相对冷血。武则天会亲手杀死自己亲生的女儿,其实其中的目的,陷害王夫人,排除异己,加害于他,手段高明,打压王夫人之后,自己的位置才永保长久。...

查看全文 >>

东汉灭亡的原因(东汉灭亡的原因是农民起义吗)

东汉灭亡的原因(东汉灭亡的原因是农民起义吗)

东汉灭亡的主要原因为:政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东汉王朝走向衰落的原因详解:①政治腐败。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朋党之争,政治日益黑暗。②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尖锐。东汉后期更加严重,得出如下结论:①地主阶级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不能从政治上抑制自身的腐败②地主阶级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不能从经济上遏制自己的贪欲。因此,任何封建王朝必然由盛而衰而亡,这是其阶级局限性所决定的。...

查看全文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当前编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