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身边有不少孩子不喜欢表达,对陌生的小孩不敢主动去交流,不会主动和亲戚朋友打招呼。这样的性格如果持续到以后学习工作中,那可能会举步维艰。没有朋友又不善于表达自己,也是一个严重的心理缺陷。
那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表达呢?
一方面有可能是家长和孩子相处或者交流的时间少,对孩子犯错指责过多,让孩子没有自信,不敢尝试。有的家长把应该孩子去解决的事情,都 自已 解决,让孩子没有表现的机会,慢慢的孩子也会变得不擅于交流。
另一方面孩子和外界接触比较有限,缺少和同龄人的交流,对社交有一定的恐惧。看到其它孩子一起玩,即羡慕又害怕不被接纳,最后还是选择观望。
那我们如何改变孩子的社交胆怯,让孩子建立自信呢?
1.家长应该放下手机,多和孩子交流。建议不要用家长的身份,用朋友的身份和孩子玩耍。孩子最信任的就是家长,和家长平等的相处,容易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孩子交流上建议多用征求的语气,听听孩子的看法,让孩子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2.带孩子外出时碰到亲戚朋友,要让孩子和人先打招呼,养成习惯和别人打招呼的习惯。当然这个习惯的养成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家长也一定要坚持。
3.尽量多带孩子和同龄的小朋友相处,多接触不同的小朋友可以增加孩子的阅历。和同龄人在一起孩子比较放得开,会和朋友主动交流,慢慢的也会建立自信。
4.多带孩子外出吃饭或者消费,尽量让孩子自已点餐,自已挑选喜欢的商品, 自已 去结帐。让孩子觉得 自已 长大了,可以决定一些事情,对于孩子的信心有着不小的好处。
以上这些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种慢慢改变的过程。所以家长不能马上就想改变,方法不正确的话,越是强迫孩子,孩子越容易恐惧逃避,严重一些还有可能患上社交恐惧症。让我们拿出更多的耐心来帮助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分享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这也是父母的一种责任。
喜欢我的文章请随手关注,点赞,分享,您的支持是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