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天地 > 朱棣怎么去世(朱棣死在哪里了)

朱棣怎么去世(朱棣死在哪里了)

阅读量:8209 时间:2022-11-05 19:25:31 作者:兆飞航

摘要:朱棣因病去世。明永乐22年,朱棣在第五次远征时,突发疾病,朱棣死前召杨士奇到榻前,想将皇位传给汉王。朱棣说:老大朱高炽身体不好,只有一两年的寿命了,如果让这样一个形同死人的人坐在龙椅上,和坐一个尸体有什么区别。

1424年,65岁的朱棣死在北征路上,虽然大军已经班师,但却停留在榆木川,距离京城还有一段距离。朱棣的近臣马云赶紧找来杨荣和金幼孜,商量该怎么办,他们最怕的就是消息传到朱高煦耳中后,军中将领遥相呼应,发动兵变夺取皇权。

朱棣有3个儿子,老大朱高炽被立为太子,但由于他体态肥胖、性格庸弱,早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就很看不惯这个儿子,立他为太子,只是因为受到嫡长子继承制的约束。

老二朱高煦相貌英武、性格豪迈,不仅长得和朱棣很像,而且在战场上颇为勇猛,曾在靖难之役关键阶段登场,给朱棣留下深刻印象。以至于朱棣为了鼓舞朱高煦奋勇杀敌,承诺将来让他取太子而代之,情景有点像当年李渊和李世民的许诺。

老三朱高燧依附于朱高煦,同样看朱高炽不爽,两人长期合谋夺取太子之位。不得不说,朱棣这一家子还真和李渊父子4人很像,历史确实充满巧合。

当时,朱高煦的封地是山东乐安,距离京城非常近,考虑到他在军中的地位,只要发动兵变,必然会得到大批将领响应。到那时,即便朱棣临终前,确实秘密召见杨荣,表示把皇位传给朱高炽,这个大胖子也坐不稳。

更让杨荣等人担心的是,以“三杨”为首的支持太子的文臣,都会遭到灭顶之灾,犹如22年前,方孝孺等拥戴朱允炆的官员一样。

为了夺取皇位,朱高煦早就进行了准备,他将儿子朱瞻圻安插在京城做卧底,负责监视太子的一举一动。朱棣北征途中病倒的消息传出来后,朱高煦便开始加快夺权的脚步,每天往返于京城和乐安之间的信使络绎不绝。

朱高煦等的就是老头子咽气的那一刻,只要接到消息,他会毫不犹豫地起兵。朱高煦自比为李世民,再加上亲眼看到朱棣是如何篡权夺位的,他对于自己的计划充满信心,如果情况允许,他不介意再发动一次靖难之役。

但朱高煦低估了太子支持者的才智,杨荣、金幼孜和马云经过商量后,决定秘不发丧。要知道,封建历史上,除非得到君主本人的许可,否则封锁死讯,是一项足以灭族的重罪。

成吉思汗死前,为了不让攻略西夏的战争功亏一篑,下令群臣在他去世后秘不发丧。但这毕竟是个例,大部分皇帝死后秘不发丧,都伴随着篡权夺位的政治斗争,最典型的当然是秦始皇死后,赵高、李斯秘不发丧,强行扶持胡亥上位。

但事已至此,杨荣也无可奈何,要怪只能怪朱棣老头子为什么不多坚持几个月,至少回到京城再咽气。作出秘不发丧的决定后,杨荣等人下令一切照常,每天还往朱棣的营帐里送食物,营造出皇帝还活着的假象。

与此同时,杨荣等人对军队进行严格管理,命令没有得到朱棣的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军营。而当时朱棣已经去世,掌管大印的是杨荣,按理说只要他留在军营里,带着军队有序撤回京城就行。

但杨荣等不了,他生怕消息在半路上泄露出去,便承担起了一项最重要的任务:赶回京城通报消息。

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朱高炽其貌不扬,甚至不受朱棣待见,却能得到“三杨”的铁杆支持?

这和朱高炽的教育背景有关,朱棣不喜欢朱高炽是真,但却没有放松过对他的教育。朱高炽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正统儒家教育,再加上他性格温和,相比于朱高煦等人,理解和感悟肯定更深,为人处世的风格,也就更能得到士大夫集团的认可。

明朝虽然以武功立国,但治国需要文治,这是朱元璋和朱棣都非常清楚的道理。因此在明朝开国后,文臣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形成了独特的明王朝士大夫集团,并在土木堡之变后达到巅峰,虽然后来演变为激烈的党争,加剧了国家内耗,但朱棣时代的士大夫集团,还是对明王朝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朱高炽虽然没有得到军方的支持,却和以“三杨”为首的文官集团走得很近,他们控制着朝廷权力中枢,这股势力没有一兵一卒,看上去很弱小,其实拥有非常强大的能力,足以扭转局势。

可以拿李世民夺权成功作为案例,并不是因为他征战天下,建立赫赫军功,麾下拥有众多猛将,才能成功上位。而是李世民的幕僚中,有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一大批深谋远虑的顶级智士,才能助他夺取皇位。

更何况,朱棣将“三杨”等人安排在朱高炽身边,其实是有意为之。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朱棣很清楚自己这一辈杀伐战争太多,国家和百姓不堪重负,需要一位守成之君和仁义之君,如果让朱高煦即位,那他肯定会继续和蒙古开战,到那时大明朝将会陷入万劫不复。

朱棣不只是阴谋家和军事家,更是伟大的战略家和政治家,他看清楚未来的发展走向后,虽然嘴上依然对朱高炽有诸多不满,但行动上已经开始为朱高炽的登基做准备。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8月25日,杨荣将朱棣的死讯带回京城,朱高炽立即召开幕僚会议。经过商议,三杨认为,最稳妥的办法是先下手为强,既然皇帝已经有传位的意思,直接让太子登基称帝,然后控制京城和南京的防务,天下大势基本可定。

这就是所谓的“名正言顺”,朱高炽提前登基,并且有杨荣给出的皇帝遗命作证,就算朱高煦有万般不满,也会被看成是乱臣贼子,道德立场方面,首先就会面临着崩塌的危险。

不得不说,朱高煦挖空心思,准备了大量眼线和特务,还不停地在京城和乐安之间往来奔走,结果竟然全程被蒙在鼓里。直到朱高炽宣布登基,朱高煦才知道朱棣早就驾崩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他也只能乖乖认输,玄武门之变差点再次上演。

朱棣去世后的这段时间,大明王朝面临着内乱危机,好在杨荣挺身而出,他可以说是朱高炽顺利登基的第一功臣。

永乐二十二年9月7日,朱高炽在北京登基称帝,定年号为“洪熙”。自此之后,明朝注重征伐的局面得到改观,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老百姓的生活负担相应得到减轻,为后来宣宗皇帝将明朝推向鼎盛打下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朱高炽在位期间,曾经想把国都迁回南京,然而他没有来得及完成这项事业,就匆匆离开人世。如果朱高炽迁都的愿望实现了,明朝很可能不会像后期那样,面临着东北少数部族的威胁,结果陷入内忧外患,大厦崩于顷刻之间。

相关阅读
朱棣是明君还是昏君(历史学家解析,揭开明朝末帝尊严之谜!)

朱棣是明君还是昏君(历史学家解析,揭开明朝末帝尊严之谜!)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棣这位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一直被人们争议着,究竟是一个明君还是昏君呢?这个问题一直以来被历史学家所关注着,那么,我们来一起看看历史学家的角度吧,揭开这个朱棣尊严之谜。...

2023-06-05 查看全文 >>

朱棣为什么不杀宁王(历史学家还原,两位皇子间的兄弟情仇!)

朱棣为什么不杀宁王(历史学家还原,两位皇子间的兄弟情仇!)

在明朝历史上,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四个儿子中,朱棣与朱标是最为知名的两个皇子。朱棣因为“靖难之役”推翻了哥哥朱标的皇位,成为了永乐皇帝。而同为皇子的朱棣的弟弟宁王朱权,却在朱棣改元为永乐之后,被任命为宁王,成为了明朝王室的重要成员,继位的有力竞争者。...

2023-06-05 查看全文 >>

朱元璋为什么看不上朱棣(朱棣篡位为什么没人骂)

朱元璋为什么看不上朱棣(朱棣篡位为什么没人骂)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他的儿子朱棣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维扬王,但是却因为与父亲朱元璋的矛盾而被排除在继承帝位的范围之外。那么朱元璋为什么看不上朱棣呢本文将从朱元璋与朱棣的关系、朱棣的才华、朱棣的野心等方面进行解析,来探究这个问题。...

2023-05-30 查看全文 >>

朱允文与朱棣之间的故事(朱元璋为什么看不上朱棣)

朱允文与朱棣之间的故事(朱元璋为什么看不上朱棣)

朱允文与朱棣之间的故事是中国明朝历史上一段非常著名的故事。这段故事发生在14世纪初期,当时明朝的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而在这个时候,他的侄子朱棣正在密谋夺取皇位。...

2023-05-28 查看全文 >>

朱元璋为什么不立朱棣(朱棣一脉皇位断在哪一代)

朱元璋为什么不立朱棣(朱棣一脉皇位断在哪一代)

其实朱元璋不穿皇位给朱棣,主要有三个理由,其中一个是朱棣的硬伤。其一,大臣不同意。其二,自古立嫡立长习俗。朱标去世,就算不立朱允炆为帝,朱元璋还有二儿子、三儿子,按照长幼有序,怎样也轮不到朱棣,因此身份也算是朱棣的一个无法跨越的坎。加上朱元璋原本就喜欢朱标以及朱允炆,可以说朱元璋的喜爱是朱棣的一个硬伤,有他们在,朱元璋是不会立他为帝。...

2023-02-23 查看全文 >>

沉鱼落雁古代指那些美女(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古代指那些美女(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在古代指1.沉鱼,是说西施浣沙时故事。2.落雁,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3.闭月,指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4.羞花,是说揚贵妃赏花的故事。...

查看全文 >>

为什么说可可西里无人区很可怕(可可西里无人区是哪里的)

为什么说可可西里无人区很可怕(可可西里无人区是哪里的)

可可西里之所以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是因为这里平均海拔较高,氧气稀薄,人容易高原反应,而在高原反应的状态下,人还要面对许多的野生动物的威胁,再加上这里食物匮乏、淡水资源缺少,容易迷失方向。...

查看全文 >>

新疆和哪个国家相邻(中国新疆与哪些个国家相邻)

新疆和哪个国家相邻(中国新疆与哪些个国家相邻)

新疆相邻的国家有八个!从北向西,依次为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

查看全文 >>

为什么要把活人做成木乃伊(活人木乃伊的制作方法)

为什么要把活人做成木乃伊(活人木乃伊的制作方法)

不是死人放在金字塔里变成木乃伊,古代埃及人死了都把他的内脏掏空然然后用纱布包起来放进金字塔里.至于变成干尸是因为在金字塔内长期干燥而成的。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原因是因为古埃及人相信“来世永生”.据推测,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埃及人就恐惧死亡.相信来世的存在或多或少能摆脱这种恐惧.因此,当时的人们在埋葬死...

查看全文 >>

不迁怒不贰过指的是谁(不迁怒不贰过是说谁)

不迁怒不贰过指的是谁(不迁怒不贰过是说谁)

“不迁怒,不贰过”是指孔子的弟子颜回,颜回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素以德行著称,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很好学,遇到不顺心.不如意旳事.从不迁怒他人,犯过旳错误再不犯第二次....

查看全文 >>

笄礼是古代女子多少岁时的仪式(笄礼在什么日期举行)

笄礼是古代女子多少岁时的仪式(笄礼在什么日期举行)

笄礼在古代一般在女孩十五岁成年的时候举行,但是女孩要一直没有出嫁或者没有许配人家的话,那么到了二十岁还要再举行一次笄礼。...

查看全文 >>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谁(朱元璋儿子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谁(朱元璋儿子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朱元璋没有将皇位传给儿子朱棣,而是直接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其实这其中既有对已逝的太子的偏爱,也受到了当时传统制度的影响。当时社会特别看重“嫡长制”。也就是说嫡长子去世之后可以由嫡长孙来继承皇位,朱元璋又是那样封建传统的一个人,再加上满朝文武百官都支持朱允炆,所以朱元璋...

查看全文 >>

左丘明是哪个朝代的(左丘明历史人物后代)

左丘明是哪个朝代的(左丘明历史人物后代)

左丘明(公元前556年-公元前451年)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

查看全文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当前编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