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是我们常见的水果之一,吃橘子的时候剥开皮,我们明显可以看到 橘子内皮表面和橘子瓣表面有很多白色的丝状体,简单来说就是橘子里面的“白色橘筋” 。有些人是连丝带肉吃下去,有些人则会仔细把白丝一点点撕下来丢掉, 到底这橘子瓣外面那层白丝能不能吃呢?它到底是什么?
答案是能吃的,这种白丝叫做橘络,是成熟果实的中果皮与内果皮之间的干燥维管束。橘络其实是一种中药材,它应用历史悠久 ,《本草求原》《纲目拾遗》《本草便读》等医书中均有记载,具有通络、理气、化痰的功效,主治经络气滞, 久嗽胸痛, 痰中带血, 伤酒口渴等症[1]。比如《四川中药志》中就提到:“化痰通络,治肺劳咳痰、咳血及湿热客于经隧等症”。
除了中医书对橘络的记录,目前对橘络中的有效成分也有研究。 王亚雯等人[3]进行了柑橘橘络提取物通便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柑橘橘络提取物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功能和排便的作用。因为橘络中富含柑橘多糖,是一种纯天然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内消化液的酶类所分解,部分可在大肠内被微生物发酵分解,产酸产气,从而降低pH值,抑制肠道有害菌生长,促进有益菌增值,增强肠道蠕动,同时多糖具有强吸水性,大约吸收自身体积的2.5倍水分,使粪便变软而易于排出,排便排毒效果更显著。虽然该实验是在小鼠的基础上进行,橘络的全面系统研究也还不完善,但其药用价值仍然存在。
此外, 无论橘络有没有起到上述所谓的功效,由于橘络本质就是维管组织,其是由细胞壁较厚的导管细胞和纤维细胞等组成,所以完全可以食用的,而且相比于果肉来说,橘络含有更多的纤维素,因此吃橘子的时候,完全没必要将橘络除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