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天地 >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吗(樱花属于中国还是日本)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吗(樱花属于中国还是日本)

阅读量:1301 时间:2022-11-09 20:25:30 作者:集长岳

摘要:樱花之所以作为日本国花,是因为樱花的精神,也就是日本人所说的樱花情结,樱花的花期一般只有三到五天,因为樱花选择了自己最辉煌的时候凋谢,这就是樱花精神,又称死亡之花。日本人很爱樱花,不光是欣赏它的美丽,而且欣赏它灿烂中凋落时,不污不染,轻盈洒脱的性格,这恰恰是日本人民崇尚的日本精神。

最早的“国花”,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英国。 现如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均有自己的国花,每个国家的国花,都有着独特且深切的寓意。

英国的国花,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玫瑰

明治维新后,日本“脱亚入欧”,很快就引入了“国花”的概念。深受国民喜爱的樱花,“理所应当”地承担起了“国花”的角色。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田中角荣首相就曾以“日本国民”的名义,向我国赠送了樱花树,并分植于北京、天津、沈阳三地。

可以说,樱花不仅是日本的象征,还是与他国交往时“显示友好”的“见证”,更代表了日本人民向往和平与友好的期望。

樱花

不过,自明治到二战结束的这段时期,樱花的象征意义可跟“友好”、“和平”毫无瓜葛。彼时的樱花象征着什么,我们接下来简单聊聊。

1. “国花”前传:樱花的逆袭

樱花的初登场,是以8世纪初所编撰的《古事记》(712年)和《日本书纪》(720年)为代表的历史典籍中。

《古事记》中记载的天孙(天照大神之孙)琼琼杵尊的妻子、神武天皇曾祖母,即“木花之佐久夜毘卖”(《日本书纪》中为“木花之开耶姬”),名字中的“木花”,在古代日本“专指樱花”。

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的“主祭神”,即“木花之佐久夜毘卖”

日本语言学家山田孝雄考证,古日语存在“m”音转为“ya”的运用情况,因此“佐久夜(sakuya)其实等同于“樱花”(sakura), 即“木花之佐久夜毘卖”等同于“樱花女神”。

日本关东、中部地区“浅间神社”所供奉的主神,正是“木花之佐久夜毘卖”。她与“神山”富士山结合,成为世人祈求平安与守护的神衹,樱花树也一直被看作“神木”。

还有民俗学家认为, 樱花最初与农耕之神关联,被作为占卜丰歉的“工具”。 在很多地区被当做“守护之神”,为民众所崇拜。

日本的“樱花前线”,即“樱花开放时间表”

不过,此时的樱花,距离“成为国花”还有“万里之遥”。

  • 在日本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8世纪中期)中,收藏着大量关于植物花草的诗句,咏梅诗高达118首,远超樱花的44首。

  • 在日本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8世纪初)中,“咏花诗”的主角是梅花,而写樱花的仅收藏有两首。

毕竟,当时的日本在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在审美乃至赏花趣味“一边倒”地模仿中国,倒也无可厚非。

不过,到了《古今和歌集》(成书于10世纪初),咏诵樱花的和歌数量“压倒性地超过了梅花”, 诗集134首“春歌”中,对樱花的吟唱超过了100首。

古今和歌集

正如以废止遣唐使、使用假名文字、大和绘等为代表的“国风文化复兴”所表征的,日本人在文化建设上已开始“摒弃唐风”、“独立自主”,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平家纳经(药王品卷首画),绘于1164年,是大和绘的代表作

樱花作为带有日本“民族性”的符号走上台面,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王公贵胄和知识分子的花宴(赏花与酒宴结合)、武士阶层的“自喻”、以和歌为代表的文学表现,再到大众赏樱习俗的养成,樱花全面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日本的“符号”。

平安时代(794-1192)的赏樱贵族

以致于一提到“花”,日本人都会下意识地想到樱花,直到在今天也不例外。

2. 明治维新:“樱花”即“帝国”

明治维新后,樱花的含义“被无限放大”,并被赋予了民族、国民、武士道乃至国家的象征意义。 明治后期的诗人与评论家大町桂月(1869年-1925年),在其文集中写道:

在日本,言山为富士山,曰花则乃樱花之谓也;日本国民一般爱樱,樱花实乃日本国民之花也。

大町桂月(1869年-1925年)纪念碑

对此,他进一步解释:

(樱花)其色淡红无造作态,突然开放而后转瞬无所眷恋地凋零,群树齐生,满山皆花蔚为壮观….日本国民之特质,淡泊恬然,达观慷慨,不畏生死,非个人而倚整体抱团方显强大,“日本国民之表象也”。

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还曾要求割让辽东半岛。 只不过在俄、法、德三国干涉下,不得不“最终作罢”。

浮世绘中的“三国干涉还辽”

对此,日本的一媒体人这样写道:

伐清大军大举进攻,席卷辽东之野,有人遂在半岛植樱树五株,谓名曰‘朝日樱’,….岂料转瞬间满目江山复归他人之手….然而,不必拘泥于今,花若遇春总会发,要使敷岛(即日本)的大和心得以彰显,唯有等待春天的再临。….樱花将是未来之花,必将迎来东风,吐露芬芳。

日军在占领的土地上栽植樱花树,意味着什么?

此时的樱花,俨然成为了日本“帝国的象征”,日本将官们在“占领地”栽植樱花的行为,已经与“把自己的军旗插上敌人的阵地”别无二致了。

与此同时, “樱花”即“帝国”的意识, 随着教材的广泛印制传播与歌曲的传唱,从孩童时代就根植于日本人的精神深处了。

从1881年11月至1884年3月,在日本文部省编写的《小学唱歌集》91首歌曲中, 除了如《君之代》等灌输国家主义思想的曲目之外,“歌唱樱花”的歌曲多达28首。

而日本军方利用樱花“凋落无常”的“特性”,对士兵进行反复的精神洗脑。

所谓“花数樱花,人数武士”,本是日本传统剧《忠臣藏》中用来赞美“赤穗四十七武士”的一句台词。彼时的武士们,不仅以“樱花”自喻,并坦然接受着“像樱花凋谢那样死,才是足迹理想的归宿”的观点。

“花数樱木,人数武士”

明治维新后,武士阶级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取而代之的军人们,重新被注入了“武士与樱花”的生死观。

日俄战争后,日本旋即发布的《军人精神教育》中,就有这样的一段:

….所谓武士,即尔等军人也。若把军人以花喻之,则樱花正合也…即纵使烂漫绽开至极,一发枪弹飞来,则当毫无眷顾,如一滴露珠消散于战场….尔等之职业即战斗! 为了君国,生命轻比鸿毛。….忘却父母妻子,义无反顾,岂不当抱定如樱花般散落之决心与觉悟乎!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庆应大学的学生制作“反俄”漫画

军人的一生“不过樱花一瓣生死忽然”,军人即为当代武士,因此不应惧死,当以“生命效忠君国”。 “樱花”也成为了军人的隐喻,战死的军人被喻作“散落的樱花”。

3. 二战时期:“军国主义”的表象

进入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 政党内阁制的终结和军部势力的上位 ,日本陷入了“极端国家主义”的旋涡,最终走向了扩大侵略战争的不归路。

“二二六兵变”的军官

“樱花”不仅代表着“帝国”,更是“为国家和天皇万死不辞”的“指代物”,被赋予了军国主义的含义。

大批的知识精英们摇身一变,成为了鼓动和美化侵略战争, 动员国民奔赴战场的吹鼓手。“大学派”诗人土井晚翠(1871—1952),在《大敌迫近》一诗中写道:

富士之巅高入云
高不过大和魂
绽放吧樱花万朵
力量凝聚吧百炼破邪之剑
即使有形的一切
皆消亡却有大和魂
与天地之凛然正气
万古恒存益发昌盛

所谓的“大和魂”,在诗中被比喻为 “万朵樱花”一般“不畏死”的“精神”。

一首由文部省作词作曲,并在中小学广泛传唱的歌曲《特别攻击队》,有这样一段歌词:

啊!大东亚圣战
我们誓言为天皇赴死
先驱者散落
如同若樱飘零

歌曲中的“若樱”,直译过来就是“树龄小的樱花树”, “特别攻击队”(即“神风特攻队”)战死的年轻士兵,被比喻成为“凋落的若樱”。

训练的“神风特攻队”队员

“若樱”这一概念的出现,“激励”着无数被洗脑的年轻人“甘心为帝国赴死”。 “为帝国战死”已被赋予了一种充满荣誉的、“神圣的”甚至“浪漫化”的气息。

另外,樱花不仅是“战死的象征”,还被赋予“战死者的转世物”的象征意义。 当时一首被广为传唱的名为《同期的樱花》的军歌,有一段这样的歌词:

既同为樱花
当抱定必死之决心
为了国家让我们美丽地凋落….
我们将再会
在花都靖国神社
在春天的枝头绽开

被军国主义思想洗脑的日本年轻人,不仅欣然接受着这样的宣传, 并“约定”在“靖国神社的樱花树下”“绽开”。 伴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全线崩溃,那些无数“凋谢”的“若樱”,无声地叙述着日本军国主义从顶点的坠落。

4. 樱花在今天:日本的“独特之美”

二战结束后,日本的军国主义体制被挫骨扬灰,战败的现实决定了日本历史新的转换。 樱花作为“帝国” 的隐喻,已经不复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文化符号的樱花,衍生出了新的象征意义。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泛滥成灾。环境破坏和贻害无穷的公害病,让日本政府和企业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

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正是重金属汞

在回归与保护自然,找回“美丽日本”的社会新思潮下,樱花“本来的美”被重新确认和普及, 樱花以“美的形象”,重新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每年的“樱花季”,对于商家而言,是不亚于我国“双十一”的营销战。

在日本,随处可见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与樱花相关的食物、周边、包装等,以“樱花”为噱头的商业模式,也已经发展成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

星巴克推出的“限定款”“樱花系列杯”

至于企图“复活战前樱花象征意义”的话语,也不能说消失殆尽,但早已不是主流,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只不过,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不禁要问:到底是草木扭曲了人,还是人扭曲了草木?

相关阅读
早樱花什么时候开(解析早樱花的开花时节)

早樱花什么时候开(解析早樱花的开花时节)

综上所述,早樱花的开花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域、不同品种的早樱花开花时间也会存在差别。不过,总体来说,早樱花的开花期还是比较稳定的,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之间。如果想要欣赏早樱花的美丽,可以在这个时候前往相应地区游玩,感受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2023-07-25 查看全文 >>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闻鸡起舞是讲谁的故事)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闻鸡起舞是讲谁的故事)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祖逖和刘琨。《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大方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锤炼。该成语现用来形容勤勉刻苦。...

查看全文 >>

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是谁(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是谁(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是楚霸王项羽,当时的项羽在垓下被刘邦的汉军所困,四面对敌,没有活路,听到楚歌之后,心中不禁又悲又惊,完全丧失了心中的斗志。...

查看全文 >>

蒙娜丽莎的秘密(蒙娜丽莎背后未解之谜)

蒙娜丽莎的秘密(蒙娜丽莎背后未解之谜)

在这幅肖像画中,蒙娜丽莎端庄地坐在山水前,笑得很微妙。有人说,她的笑容和观看者的视觉有关,所以每个人看到的笑容都不一样。也有人分析认为,蒙娜丽莎的笑里,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甚至有人认为她根本没有笑。...

查看全文 >>

西楚霸王的坐骑叫啥名字(历史中西楚霸王的坐骑叫什么)

西楚霸王的坐骑叫啥名字(历史中西楚霸王的坐骑叫什么)

乌骓马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座驾,此马在项羽时期号称天下第一骏马。传说,项羽自刎于乌江边后,忠于主人的乌骓也自跳乌江而死。...

查看全文 >>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我国有史以来最长寿的人)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我国有史以来最长寿的人)

在中国人的历史上,彭祖的寿命应该是最长的,享年880岁,中医的书籍有记载。根据《国语》和《史记》的记载,彭祖是确有其人的,而且以长寿著称。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一些高寿的人。而我国现在最长寿的老人,便是来自新疆的阿丽米罕·色依提。...

查看全文 >>

三国的帝王分别是谁(三国的帝王分别是谁演的)

三国的帝王分别是谁(三国的帝王分别是谁演的)

三国的帝王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东汉末年以后的三国鼎立:魏国,蜀国,吴国。魏国(曹操),占据北方,西凉等中国大部分地方。汉(刘备),一般称之为蜀汉。占据巴蜀,云南等地。吴国(孙权),占据江东和荆州的南部和北部的一些地方。...

查看全文 >>

算盘是谁发明的(中国第一个算盘是谁发明的在哪个朝代)

算盘是谁发明的(中国第一个算盘是谁发明的在哪个朝代)

徐岳(?~220)字公河。东汉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世界第一位“珠算”提出者和“算盘”记录者。东莱(今莱州市)人。东汉灵帝时,著名天文学家刘洪“按数术成算”创造了“乾象历”,并“亲授其法”予徐岳。...

查看全文 >>

三星堆女尸有复原图(三星堆古墓千年女尸)

三星堆女尸有复原图(三星堆古墓千年女尸)

目前三星堆挖掘出土的文物坑,被认定是祭祀坑,在坑里面肯定不会挖出人类遗骸的,但是现在根据三星堆古城的规模来看,应该存在专门的墓葬区,甚至有可能有高等级的王墓,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发现而已。...

查看全文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当前编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