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是为了保障被解雇或被辞退的劳动者,并帮助他们找到新的就业机会。因此,如果一个人自己辞职,就会给领取失业保险金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先,失业保险的制度性质决定了在申请失业保险金时,失业原因是最重要的。如果失业原因是被解雇或被辞退,就有资格领取失业保险金。但是,如果自己辞职,则意味着自己选择失业的状态,因此不是符合失业保险的领取条件之一。
其次,自己辞职也会影响失业保险金的金额。如果申请失业保险金的原因是被解雇或被辞退,那么失业保险金的数额一般是上一个工作的月平均工资的50%~70%不等。但是,如果自行辞职,则失业保险金的数额是最低生活保障线的60%左右,远远低于之前的标准。
领取失业金的资格条件
要享受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劳动者已经参加失业保险
参加失业保险是申请失业保险金的基本条件。如果一个劳动者从未参加过失业保险,那么他就没有资格申请失业保险金。
2、劳动者被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如果劳动者因疾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就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另外,如果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从退养金和社会保障费中获取退休金。
3、劳动者被调整工作或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因岗位调整或经济性裁员等原因被解除劳动合同,就可能享受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
4、劳动者符合其他规定
根据不同地区,还会有一些不同的规定。例如,在一些特定的地区,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失业的劳动者也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结论
总之,如果一个人自己主动辞职,就不能享受失业保险的保障。因为失业保险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帮助那些无法控制失业的人们在失业后获得一定程度的经济支持,而不是为那些选择失业的人们提供经济支持。另外,即使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自己辞职也可以享受失业保险,但是失业保险金的数额也会大大减少,因此从经济角度来看,自己辞职并不是一个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