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是菊科荆芥属植物的通称,为常见的野生药用植物之一,也是中药中常用的一味药材。荆芥原产于我国,分布在我国的南北各地,尤以山区和开阔地为多见。荆芥的药用部位为荆芥全草,采摘时一般在药用期或花开时期采收,然后阴干或晒干,备用。
荆芥的营养价值
荆芥草本植物,其营养价值较低,但其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类、黄酮类化合物等药用物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草药。
荆芥的作用与功效
荆芥作为一味非常常见的中药,其药理作用非常广泛。主要功效及作用如下:
1. 解表散寒
荆芥能够较快地将汗毛张开,促进血管扩张,帮助体内热量散出,缓解寒冷症状。对于感冒、咳嗽、发热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散风止痒
荆芥有良好的散风功能。常用于皮肤瘙痒、湿疹、痱子、皮肤过敏等症状的治疗。
3. 消肿散痈
荆芥能够透发散淤,散结消肿,方便皮肤伤口的愈合,可用于皮肤痈疮、湿疹等症状的治疗。
4. 活血通络
荆芥亦具有一定的活血通络作用,可以防止血瘀生瘤、舒筋活络,治疗疼痛、瘀斑等症状。
5. 镇静安神
荆芥挥发油中含有的化合物能够镇静、催眠,对于失眠及焦虑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6. 去湿利水
荆芥具有利尿效果,能够清热去湿,用于水肿、黄疸等症状的治疗。
7. 清热解毒
荆芥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养血的功效,可用于热毒病、疔疮等症状的治疗。
荆芥的应用
荆芥作为一味非常常见的中药,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以下为其常用应用:
1. 内服
荆芥可煎汤、泡茶、烘制而成制剂内服,常用于感冒、咳嗽、发热、失眠、焦虑等症状的治疗,尤其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患者。
2. 外用
荆芥也可用于外用,可煎汤蒸气浴或洗浴,进行局部的泡脚浸泡或茶囊敷贴,或将药材化成药粉,进行皮肤敷贴等。常用于湿疹、痤疮、皮肤过敏、瘀斑等症状的治疗。
3. 中成药
荆芥也是许多中成药方的原料之一,如荆芥清开胶囊,用于感冒、流感等症状的治疗。
荆芥的副作用和禁忌
副作用
荆芥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副作用较小,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禁忌
孕妇及小孩、感冒引起的头痛,气滞血泄者禁用,肝肾虚弱者使用时应谨慎,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总结
荆芥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其药理作用非常广泛。主要功效包括解表散寒、散风止痒、消肿散痈、活血通络、镇静安神、去湿利水、清热解毒等。其应用形式包括内服、外用和中成药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荆芥的禁忌人群包括孕妇及小孩、感冒引起的头痛、气滞血泄者等,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