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养老和职工养老是目前中国两种主要的养老方式。居民养老是指对于不受职工养老保险保护的群众,政府提供的保障。而职工养老则是指企业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金,以保障员工退休后的生活。虽然这两种养老方式的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养老需求,但是其具体实现方式和优缺点又有所不同。
居民养老的优点
1.覆盖范围广
居民养老由政府负责,覆盖范围很广。在城市中,它能够保障不受职工养老保险保护的个体户、无业人员和高龄老人的基本生活。在农村,它能够保障所有的村民的养老。
2.政府就业保障
居民养老不需要参加工作,对不同年龄段的人都适用。有助于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缓解社会负担。
3.国家对居民养老给予财政补贴
居民养老由政府负责,其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补贴。政府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对居民养老的财政补贴逐渐提高,从而进一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居民养老的缺点
1.资金来源单一
居民养老由政府负责,主要资金来源来自于政府财政补贴。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资金来源单一,难以保证养老金的较高水平。
2.养老金发放须等待时间较久
由于资金来源单一,政府在发放居民养老金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一些紧急情况,居民养老不能给予及时的帮助。
职工养老的优点
1.资金来源多元化
职工养老资金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的保险金,也可以由个人进行补缴。这就保证了养老金的相对较高水平。
2.养老金按月领取
职工养老金是按月领取的。在退休后,职工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生活水平。
3.政府还做了一定的财政补贴
除了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的保险金之外,政府还为职工养老提供了一定的财政补贴。这使得职工养老制度更加完善。
职工养老的缺点
1.覆盖范围有限
职工养老制度只适用于职工,在中国仍有很多不受保护的人短缺养老保障。
2.个人缴费水平受限制
职工的养老金水平和个人的缴纳水平有关。有的企业要求缴纳的保险费用较低,这就导致了养老金的水平和个人缴费水平相关。
居民养老和职工养老哪个划算?
从总的方面来看,居民养老和职工养老各有优劣。相比较而言,职工养老在资金来源、保障计划和养老金发放等方面明显更加优越。但是居民养老人数更多,社会管理压力较小。这两种制度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