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能力是指人们能够理解并感受到他人情感的一种能力,也被称为情感共鸣、同理心等。拥有强大的共情能力能够让人更加敏锐地察觉到周围人们的情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更好地沟通和谐相处。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社交技能,也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具有意义。
过度共情引起的问题
然而,过度共情也可能会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对于一些人来说,在意他人的情感甚至比自己的感受更加重要,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下,就会感到极度的疲惫和心理压力。如果他们承担的情感负担太重,不仅会疲于应对,还可能会进一步导致他们情绪不佳甚至抑郁。
共情过度引起的抑郁症状
共情太强的人常常会受到他人情感的影响,并试图通过帮助他们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常常使他们在情感上处于极端的状态下。这会导致他们被过多的情感附加物所压倒。在某些情况下,这个问题会持续加重,以至于他们无法再承担更多的压力。那么,人们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抑郁症状:
情绪低落、抑郁
情感波动剧烈,容易感到焦虑和惊恐
丧失自信,变得消极和悲观
自责自怨,感到羞耻和内疚
疲劳,不愿动弹
睡眠问题
过度共情如何导致抑郁
共情过度如何导致抑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否定情绪
共情者常常会忽略自身感受,优先考虑他人的情感状态,长此以往,会使自我否定情绪日益增长。他们变得对自己的价值感越来越低,认为自己的感受不重要,甚至是错误的。这种自我否定情绪会导致抑郁、自闭等问题。
自责感
另一个问题是过度共情者往往会把失败和他人情感的失败紧密联系起来,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承担罪责,因为没有阻止他人遭受不幸。这种自责感会导致过度共情者焦虑、抑郁,进一步加重他们的情绪负担。
难以调节情绪
共情强烈的人往往无法适应大量情感压力的挑战。他们可能会逃避问题或陷入情感剧烈波动的困境。他们难以掌握情绪,进而会导致持续的沮丧和抑郁情绪。
如何平衡和控制共情能力
虽然共情能力有助于人类与周围世界的有效互动,但当共情结果导致着某种抑郁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和谐的共生发展。下面是一些可行的方法。
更好地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感受,认识自己的情绪,协助自己透彻了解自己的需求,构建对照自己的正常情绪的内部参照,为了更好地掌握自己。
锻炼自我保护能力
在需要时,学会拒绝一些过度要求自己的人,合理地划分任务和时间,掌控自己的能力,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对于一些需要支持和采取行动的抑郁者,寻找专业的建议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积极寻求情感支持
寻找可以信任的人,分享感受。让情绪得到发泄,缓解负面情绪,这样能够减轻经验内部压力。
采取缓解压力的方式
减少负面压力的影响,增加放松和享受的方式,如音乐、运动、休息等等。
总结
共情能力可以提高人们的社交技能,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然而,过度共情可以导致抑郁等负面影响,尤其是当人们无法处理他人的情感压力时。通过认识自己、锻炼自我保护能力、积极寻求情感支持和采取缓解压力的方式,我们可以平衡和控制自己的共情能力,避免不必要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