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找对象的时候,“喜欢”和“合适”,到底哪个更重要?
我觉得没有标准答案,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帮我们选择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动机心理学中,有一种欲望叫做浪漫,浪漫的意思是对性和美的一种欲望 。
具体到人对浪漫的需求程度不同,又分为高浪漫和低浪漫。
比如: 高浪漫的人,他们的性格会非常感性,浪漫多情,追求的是激情多彩的生活。
所以,他们会倾向于找自己喜欢的人,因为他们觉得不喜欢的人自己没有心动的感觉,换种说法就是实在亲不下去。[我想静静]
但是, 低浪漫的人的性格则更加理性,保守,想要的是精神伴侣,向往细水长流的感情生活。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来说, 低浪漫的人相对结婚是更早的 ,根本原因也是因为他们 在择偶的适合是更加务实的 ,所以 更加注重“合适”这一点,而且婚后的关系也更稳定 。
而这婚恋市场上迟迟不能脱单的朋友大多是高浪漫,其实高浪漫不是问题,但是问题在于,他们同时还是 高安宁 。
所以非常没有安全感,在感情问题上非常谨慎,寻求稳定,容易想很多,一旦关系中有一点摩擦,他就会立刻想到最坏的可能性。
所以,如果你是 高浪漫+高安宁 的人,我的建议是: 在适合的人里找一个相对喜欢的 。
因为虽然你想要的是激情,但是太缺乏安全感,容易想太多,患得患失,hold不住激情,反而更容易在感情中受到伤害 。
这时候,我估计肯定有朋友说,自己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就是做不到,怎么办呢?
接下来我可以给大家几个建议:
第一,明确恋爱和婚姻是两回事
如果你想要的是爱情,那你什么都不用改变,但是如果你想要的是婚姻,那你就不得不做适当的改变。
第二,恋爱是感性的,但是婚姻则需要更加理性
年轻一点的适合我们是 看五官谈恋爱 ,但是随着年龄渐长,我们开始 看三观找对象 。
从一开始的注重一个人的外貌或者身材,变成来你更希望这个人是个“能谈得来的人”,“相处舒服的人”。你对于异性的要求,也会 从外在更多地转向了内在 。
第三,人的想法其实是会变的
世间万物都在变化,我们人也是一样。
比如, 我们的身体在变化,同时我们的心理也在变化,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对于人的认知都在变化。
所以说, 我们喜欢一个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
比如,曾经初恋喜欢的人,现在很可能已经不喜欢了。
温馨提示: 不要固步自封,多去体验和探索未知的可能性,或许你会有新的收获。
第四,只有共同成长的关系才能持久稳定
选择婚姻意味着我们渴望的是长期关系,但是长期关系需要的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有浪漫和激情,更需要的是两个人能够共同成长。
不能共同成长的伴侣,总有一天会分道扬镳。
选择喜欢的还是合适的,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你内心真正想要什么。
所以, 如果你想要稳定的关系,但是又缺乏安全感,选择一个合适的人,会让你内心变得更踏实 ,但是你可能又会觉得缺失了激情。
这个时候你需要告诉自己, 成年人,自己做的选择,自己要承担结果。
我相信,随时时间的流逝和彼此的相依相伴,你最终会感谢当初“ 选择合适 ”的那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