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天地 > 庞统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庞统的死亡是刘备的阴谋吗)

庞统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庞统的死亡是刘备的阴谋吗)

阅读量:4574 时间:2023-02-24 15:25:30 作者:改凌青

摘要:围攻雒城的战斗中,庞统中流失而死,当时只有36岁。刘备极为痛惜,提到他就忍不住流泪。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日靖侯,并任命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庞统的儿子庞宏,字距师,因轻傲尚书令陈祗为其所排抑,只作到涪陵太守。庞统的弟弟庞林,以荆州治中从事的身份参加了彝陵之战,兵败后随黄权入魏,封列候,

诸葛亮此时在干什么? 诸葛亮负责守卫荆州。 诸葛亮不知道庞统来这里的危险吗? 为什么不制止呢? 其实这是诸葛亮故意为之。 当我们看三国演义时,水镜先生曾经说过:“卧龙凤凰雏,得一人,能得天下”,而刘备既收入在帐下,为什么最终会失败。 庞统敢于冒险,与诸葛亮的谨慎形成鲜明对比。

QQ截图20230225104142

从西川之战可以看出,庞统对于刘备来说都是危险的,也就是冒险的策略。 例如,刘璋命令杨淮和高培监督刘备时,庞统提出了三个计划:偷袭为上,逃跑为下,他称之为“选拔精兵攻成都”,逃跑称为“下”,这与“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主张背道而驰,可见庞统山下了“危棋“。


 

两个当代厉害的谋士为同一位大师,都想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思考不是那么透彻,除了两个人想争个高,所以必然会有一场较量,两个人彼此不服气,你强我得更强,这样主公才能重用。水镜先生司马徽是三国时代走出来的人物,程昱、徐庶、孔明、庞统四人或多或少都得到了他的指点。

这种关系使诸葛亮与庞统的关系相当微妙。 一方面,他们是同一班的校友,另一方面,他们是彼此的竞争对手。 在人才方面,这四个人的顺序是:庞统、诸葛、徐庶、程昱,最好的证明是四个人出山的一个记录:西川、荆州、樊城、阿东。庞统在西川立足表现自己的能力,给刘备出了上中下三策,而刘备选择的是中策,庞统当时刚得到刘备的重用。

心高气傲,难免会有一些疏漏,在落凤坡被埋伏杀害。 从实际成绩来看,这四个人的顺序是:诸葛亮、程昱、庞统、徐庶。 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差异,根本原因在于四者阴阳层次的不同。在真才实学方面,诸葛亮自己承认庞统“比自己高十倍”,这不是诸葛亮的自谦,事实完全是这样。

 

赤壁之战后,庞统以他在耒阳的真才实学征服了刘备,而不是依靠鲁肃和孔明的推荐信,可以说庞统是司马徽最聪明的学生。 诸葛亮当时也有自己的私心,现在主公如此重视两个人,诸葛亮在刘备面前的话没有以前那么重,没有办法控制大局,遇到一些事情刘备也会和庞统商量,让人嫉妒,所以诸葛亮也想把庞统弄下来。

 

这样他才能控制大局。 诸葛亮没想到庞统会让自己走上一条不归路。 此时,即使诸葛亮真的知道庞统会死,他也不会阻止他。 相反,诸葛亮会鼓励庞统。 俗话说:“一山不允许两只老虎”,除非一只雄性和一只雌性。 因此,诸葛亮和庞统必然有一个被另一个杀死,否则就没有办法继续协助刘备找回梦想。

 

诸葛孔明之所以借着吊孝周瑜的名义去东吴延请庞统,是有自己的打算。当时诸葛亮拿得下荆州却对西川束手无策,他深知才智高自己几倍的庞统有这个能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诸葛亮才去请庞统出山。庞统出色的才华逐渐威胁到了诸葛亮,刘备的帐下,有数不胜数的谋士,只不过庞统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诸葛亮根本不是庞统的对手。换个角度看,庞统抢了诸葛亮的风头。诸葛亮肯定是无法忍受的。其次,有庞统存在,诸葛亮的很多计谋是没有办法实施的,当初给刘备的隆中对也成为了空谈。诸葛亮要寻找机会除掉庞统,而刘备则在这一次交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诸葛亮和庞统就泠苞问题产生了分歧,而刘备选择站在诸葛亮这一边,这使得庞统彻底寒心。庞统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没有选择篡位或者背叛主公。庞统之死其实有着非常深的打算,而不是表面上的代替刘备 。庞统寄希望以自己的死来改变西征的性质,他要将这一场原本是"侵略性质"的战争改变成为"复仇之战"。

这一点还是为了刘备做打算的。"落凤坡"这个地名的选择,庞统还是要安慰刘备一下,表明他的死亡是天意,怪不得任何人。庞统这样做,背后的目的就是让刘备感到,你对不起我。庞统死在了诸葛亮的攻心阴谋上,同时刘备的做法让他太失望了。一生只善于阳谋的庞统过于忠厚,他不可能明显地做出谋反的动作。

庞统可以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相比较来说,诸葛亮更像是萧何。庞统之死是一场明面上的自杀,以他的才智在三国来说是没有对手的。庞统虽然不清楚诸葛亮的进一步措施,但他心里清楚刘备必定将大权下放到不如自己的诸葛手里,蜀汉的大业在诸葛亮的手里是一定会以失败告终的,事实也证明了如此。



相关阅读
庞统和诸葛亮谁厉害(三国最厉害的十大谋士)

庞统和诸葛亮谁厉害(三国最厉害的十大谋士)

诸葛亮和庞统都不错,一个卧龙,一个凤雏。当然,庞统比诸葛亮欠缺了一点,他稳不住气,在与诸葛亮一起在刘备那当军师时,急着表现一下自己的才华吧,在刘备包围雒城。庞统率众攻城,不幸被飞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

2023-02-21 查看全文 >>

庞统是故意死的吗(三国著名谋士庞统是怎么死的)

庞统是故意死的吗(三国著名谋士庞统是怎么死的)

庞统当然不是故意死在益州的,历史上庞统为施展自己的才华,先去投奔了孙吴,因貌丑恃才而骄不被接纳,才投奔刘备,最初也不受重视,后其后经诸葛亮、鲁肃极力推荐,刘备方才再度召见庞统,与之谈论军国大事,大为器重,于是拜庞统为治中从事,不久又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2023-02-20 查看全文 >>

诸葛亮和庞统谁厉害(诸葛亮和庞统哪个更聪明)

诸葛亮和庞统谁厉害(诸葛亮和庞统哪个更聪明)

诸葛亮当然要比庞统厉害。他们的战略眼光和才能或许难分高下,但是性格和行事作风不同,诸葛亮整体实力要比庞统强得多。所谓战略眼光的好与不好,全凭一张嘴去吹牛。诸葛亮,庞统自己在吹牛,我们后世看历史去比较他们战略的高低,军事能力的强弱,也是在纸上谈兵。...

2023-02-17 查看全文 >>

李白是因为什么死的(李白为什么要死)

李白是因为什么死的(李白为什么要死)

唐代大诗人李白是病死的。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

查看全文 >>

曹丕喜欢甄宓为什么还要赐死(曹丕为什么对甄宓那么狠)

曹丕喜欢甄宓为什么还要赐死(曹丕为什么对甄宓那么狠)

关于甄宓之死,有说因为她和曹植不清不楚,有说因为年老色衰,还有说因为曹丕喜新厌旧。我的看法是以上原因兼而有之,但最关键的是情商和政商都不在线,加上她是个才女,有着文人特有的清高和距离感,跟曹丕完全不是一类人嘛,她不会欣赏曹丕有权有势,曹丕也不欣赏她的才情,相反,同样出身于大户名门却也混迹于江湖的郭氏就跟她更像一家人。...

查看全文 >>

锦衣卫是干什么的(明朝的东厂西厂锦衣卫是干什么的)

锦衣卫是干什么的(明朝的东厂西厂锦衣卫是干什么的)

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

查看全文 >>

历史上刘娥皇后是怎样一个人(古代刘娥皇后是哪个朝代)

历史上刘娥皇后是怎样一个人(古代刘娥皇后是哪个朝代)

在历史上,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第二任皇后,她原是银匠龚美的妻子,后来,被赵恒看中,成为了赵恒的侍妾。后来,赵恒为了让刘娥成为皇后,宠幸了她的侍女李氏。李氏生下皇子赵祯后,交给刘娥抚养,刘娥母凭子贵,因此成为皇后。刘娥很有政治才华,她垂帘听政多年,后世称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查看全文 >>

芈月是历史上什么人物(月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吗)

芈月是历史上什么人物(月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吗)

有芈月这个人。历史上有芈月此人,芈月历史原型为秦宣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出生地楚国丹阳,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

查看全文 >>

皇太极海兰珠真实历史(皇太极最后和谁葬在了一起)

皇太极海兰珠真实历史(皇太极最后和谁葬在了一起)

皇太极和海兰珠是历史上都承认的爱情,这个事实无人否定,但众多野史也是众说纷纭,较分明的是,海兰珠被休弃回家后被其姑姑哲哲招进后宫,路过御花园,偶遇皇太极,被皇太极一见钟情,此后,海兰珠进入宫廷,皇太极及其宠爱封为宸妃,住关雎宫;关雎宫寓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皇太极可谓是除了皇后之位,什么都给了海兰珠,甚至在海兰珠诞下皇子的时候,大赦天下,就想要封其为太子,但小皇子早夭,而海兰珠也红颜薄命,在34岁时香消玉殒。...

查看全文 >>

李自成当了多久的皇帝(李自成算当了皇帝吗)

李自成当了多久的皇帝(李自成算当了皇帝吗)

李自成当了一天皇帝。崇祯17年3月19日,李自成在明朝兵部尚书的帮助下,攻入了北京城,崇祯皇帝眼看着大势已去,吊死在了煤山上。李自成于4月30日,被逼退出了京城,在北京城的日子只有短短的42天,在退出北京城的前一天,他还不忘称帝,所以严格来说,李自成的皇帝生涯只有1天。...

查看全文 >>

为什么溥仪没让宫女怀孕(溥仪为什么不能生育宫女把溥仪怎么了)

为什么溥仪没让宫女怀孕(溥仪为什么不能生育宫女把溥仪怎么了)

溥仪幼年时期晚上不肯睡觉,总是偷偷跑出房间,太监因此也总是挨骂,于是为了不让他偷偷出去玩,于是想出让宫女服侍溥仪睡觉的办法。每天晚上,太监都会安排宫女到床上服侍溥仪,并且不准溥仪下床,这时的溥仪是个孩子,发育尚未完全,对于男女之事丝毫不懂。宫女为了得到奖赏或是想“飞上枝头变凤凰”,便强迫溥仪发生男女之事,有时候一晚竟有两三个宫女强迫他。渐渐的溥仪对这种事情提不起兴趣,并患上“肾病”。...

查看全文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当前编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