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天地 > 中国历史上最恐怖的朝代(点中国历史上五大黑暗时期)

中国历史上最恐怖的朝代(点中国历史上五大黑暗时期)

阅读量:5744 时间:2023-04-09 02:25:31 作者:邛骊英

摘要:中国历史上最恐怖的朝代是1.三国时期、2.五胡乱华时期、3.五代十国时期、4.三藩之乱时期、5.太平天国时期。

之前为大家盘点过中国历史上老百姓生活还不错的五大时期,这次盘点下历史上五大黑暗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国家山河破碎,百姓生灵涂炭,兵连祸结导致各地十室九空,真可以说是活着都是一种美好的奢望。

1.三国时期

自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后,汉帝国就失去了对各州的控制权,枭雄迭起,战祸连连,以致天下大乱。特别是董卓掌权后,放纵士兵杀人越货,在面对各诸侯大军逼近下,强迁洛阳数百万人民到长安,途中半数人都因兵祸而亡。曹操打下徐州后,以替父报仇为名屠杀城内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各地诸侯互相掳掠人口,为筹备粮草,抢夺百姓。因征兵和战祸导致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导致饿殍遍野;又因尸横遍野,无人清理,导致瘟疫肆虐。保守估计这段时期中国的总人口从东汉时期5千万人下降到只有1500万人,降幅高达70%,可见当时老百姓活着很多惨。

军队追杀逃难百姓

2.五胡乱华时期

公元291年西晋发生了极其严重的皇室内部动乱,史称八王之乱。北方各游牧民族趁着中原动乱,防守空虚,纷纷入侵关内,西晋无力抵抗,退守江南。北方成了胡人狩猎场,而汉人老百姓就是被狩猎的目标,此时不要说是十室九空了,应该说十室十空,胡人遇城屠城,遇村屠村,留下来的活口被充当军粮,一直到前秦苻坚统一北方,才算是逐渐稳定下来,然而此时除了部分逃难去南方的汉人,剩下的都被屠杀殆尽,寥寥无几了。这段时期不仅是史上最黑暗时期,也是汉人最危险的灭族危机时刻。

中原大混乱

3.五代十国时期

自庞勋之变和黄巢起义后,支撑了289年的唐朝终于走向灭亡。本来就不服从朝廷的各地藩镇纷纷举兵起事,互相攻伐。此后六七十年内,大小战事不断。

各割据政权都视人命如草芥,老百姓的兵役劳役异常繁重,战争破坏和苛重赋役促使百姓数以万计的饿死或流徙他处,史称”极目千里,无复烟火“,洛阳和长安这两座千年繁华都城毁于战火,再无复兴之望。唐文宗(公元839年)时期,全国有约500万户,到宋朝再度统一时,减少达120万户(每户约10人),可以想见五代十国战乱的惨烈和民生的痛苦。

赵匡胤黄袍加身

4.三藩之乱时期

清朝自入关以来,除遇到激励抵抗,一般不会大肆杀戮,老百姓剃发易服表示顺从新朝后,生活如常,这也是清朝能顺利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吴三桂联合海内外反清势力起兵反清,初期兵势甚猛,数月之间便攻占江南六省,夺得半个天下,但后期颓势尽显,清军反攻之际,除对反叛军队全力剿灭外。

又开始以顺从敌寇为由对普通老百姓举起屠刀,史称”王师赫怒,整兵剿洗,玉石难分“,战火纷飞,无辜百姓遭难。以四川一省为例,战后人口居然只有1万8千人了。为了填补人口缺口,朝廷又强制迁徙其他省份人口来填补,老百姓拖家带口,远离故乡,千里迢迢来到满目疮痍的陌生地界,可想心中之凄苦。

吴三桂

5.太平天国时期

按人数来计算,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从1851年太平军金田起义到1864年湘军攻克天京这14年时间内,中国总人口约减少了5000万到1亿,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江南地区遭到毁灭性打击。

战争中,太平军与清军互相攻伐屠杀,老百姓留发被清军杀,剃发被太平军杀。为了战争需求,双方都对老百姓压榨到极点,这个时期大半个中国处于战火纷飞之中,严酷的内战导致国家民穷财尽,老百姓生不如死。

太平天国起义

常言道: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这句话不仅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也表达出了老百姓的无奈。其实除了上述5个时期,每逢天下纷乱时,受苦受难最多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相关阅读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介绍北宋状元王安石及其历史地位)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介绍北宋状元王安石及其历史地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岳阳,汉族,河南商丘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散文家、诗人和改革家,同时也是北宋第五位状元。...

2023-08-25 查看全文 >>

汉服对应哪个朝代的服装 (汉服起源与历史考证)

汉服对应哪个朝代的服装 (汉服起源与历史考证)

汉服,指的是中国古代汉族服饰的统称。与现代西式服饰相比,汉服注重面料、线面、钮扣、纽扣等细节设计,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使得汉服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2023-08-25 查看全文 >>

历史上最丢人的朝代(历史最窝囊的朝代)

历史上最丢人的朝代(历史最窝囊的朝代)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过很多的朝代,也有过很多的皇帝,但是真正载入史册,被世人所熟知的也就是那么几个。而且总结他们的共同点就可以发现,要想成为一个皇帝不仅是需要运气还需要非常强的实力。这样才能荣登大宝,流芳百世。但是俗话说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打下来之后怎么去管理一个国家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丢人的朝代,外战内战都是输,...

2023-06-12 查看全文 >>

晋朝被哪个朝代灭了(晋朝后面是什么朝代)

晋朝被哪个朝代灭了(晋朝后面是什么朝代)

  晋朝历时长达3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其中,东晋和西晋虽然之间相隔较远,但都为中国历史贡献了不少名人和重要事件。然而,最终晋朝还是被一个强大的朝代所灭亡,这个朝代就是北朝。下面,我将主要谈论这个主题。...

2023-05-14 查看全文 >>

五代十国持续了多少年(五代十国后面是什么朝代)

五代十国持续了多少年(五代十国后面是什么朝代)

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唐朝和宋朝之间的一段大分解时期,开始于公元907年,结束于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一共存在72年。...

2023-04-24 查看全文 >>

菩提老祖和如来佛祖谁厉害(菩提老祖和鸿钧老祖是什么关系)

菩提老祖和如来佛祖谁厉害(菩提老祖和鸿钧老祖是什么关系)

菩提老祖更厉害的!首先菩提老祖和如来是同出师门是师兄弟!他们之间感情不好、发生过磨擦的!如来是败给菩提老祖的!所以怀恨在心的!最后他精心设计把菩提老祖的徒弟孙悟空杀死啦!真假孙悟空篇中、死的其实是真的悟空!这都是如来设的圈套!六耳是他的托!...

查看全文 >>

范进最后当了多大的官(范进最后怎么样了)

范进最后当了多大的官(范进最后怎么样了)

范进最后官居四品。范进,吴敬梓所作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是一名书生出场于小说第三回至第七回。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试官周进的抬举,应试及第.范进最后官居四品。范进,吴敬梓所作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是一名书生出场于小说第三回至第七回。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试官周进的抬举。...

查看全文 >>

八府巡按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八府巡按有多大权力)

八府巡按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八府巡按有多大权力)

八府巡按是指明、清时官职,民间俗称,正式官衔应该是监察御史,分巡各省称巡按御史,戏剧、小说等引用改成八府巡按,职权极大。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

查看全文 >>

古代状元一般封什么官(古代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古代状元一般封什么官(古代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古代状元是六品官。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

查看全文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宋濂(朱元璋为何要杀太子朱标的恩师)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宋濂(朱元璋为何要杀太子朱标的恩师)

朱元璋要杀宋濂是因为卷进了胡惟庸案被牵连了,才被朱元璋处死。洪武六年李善长推荐胡惟庸为右相但是胡惟庸刚来时兢兢业业,对待人也很谦虚,但是过了六七年过后,由于善于结党营私,权力也十分的巨大,有人告发了宋濂谋反。朱元璋听了十分生气,这简直是超出了底线,作为君王就不应该受到这些大臣们的威胁,于是下令处死一众人,包括了宋濂。...

查看全文 >>

兵马俑是怎么形成的(兵马俑里面是不是活人)

兵马俑是怎么形成的(兵马俑里面是不是活人)

兵马俑的制造原因是用做殉葬,中国在古代曾有过人殉的制度,但从西周后期开始,这种制度因不人道而渐渐被废掉。到春秋时期,实行人殉的只有秦国一个了,后来,秦国也废止人殉,而改用陶俑代替活人。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汉代。汉代的兵马俑也很有特色的。兵马俑的产生一方面来宣扬自己的军威,最重要的是一种陵墓制度。...

查看全文 >>

文成公主嫁过几个丈夫(文成公主一生嫁了几个丈夫)

文成公主嫁过几个丈夫(文成公主一生嫁了几个丈夫)

文成公主只嫁过一个丈夫松赞干布。贞观15年(641)正月十五,唐太宗将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诏令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前往吐蕃。...

查看全文 >>

乐毅为什么不是战国四大名将(战国四大名将谁最厉害)

乐毅为什么不是战国四大名将(战国四大名将谁最厉害)

乐毅,其军事思想、统兵能力、作战方略等未必比以上四人差。在古代用兵者必称孙吴,以他们的军事思想为行动指南,可见他们在古人心中地位之重。而他么不在战国四名将之列,只是编者过于着重战国末期,而且中国人对“四”有浓厚的情节,例如四大神兽、四大天王、四大美女、四大才子、四大名著等,不愿意评一个战国六大名将、七大名将罢了。...

查看全文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当前编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