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天地 > 杨家将是真实历史吗(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是怎样的)

杨家将是真实历史吗(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是怎样的)

阅读量:8116 时间:2023-04-13 14:25:35 作者:承清卓

摘要:杨家将是民间最火的戏曲,电视剧,评书了。也是被演绎改编相当离谱的一个故事或多个故事了。杨家将的故事说的是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杨业家族,其保家卫国故事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故事主要描绘的是杨业、杨延昭等人保家卫国的事迹。是正史上,确实有杨家将的一些事情,也确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可以说,正史上的杨家和演义中编出来的杨家,故事与人物均是一半一半吧。

这其实是中国大历史被演义和小说所混淆的一个缩影。杨家将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的乱世时期。正面角色为已流传甚广的杨家名将杨业,杨延昭等人,后来在戏说中也出现了很有名的穆桂英等杨家女将,而反派角色所以大奸大佞,迫害杨家将的潘仁美为代表。

主要讲述了与辽国的战争故事,彰显杨家一门满门忠烈以及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虽然戏说很精彩,故事很动人。但艺术中终究有很大的虚构成分 。真实的杨家将是怎样的故事呢?他们的后人又怎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真实存在的杨家将

杨家将在历史上北宋时期确实存在过。杨业,是杨家将中的第一代,本身是北汉时期的一名将领,此人善于用一口金刀。后来北汉灭亡,他也就投降了宋朝,作为一名优秀的边防将领,他在北宋针对辽国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杨家将的声名,开始在辽国军队中传起来,杨业也越来越受到原来北宋将领潘美(演义里的潘仁美原型)的妒忌,后来也确实出现因为潘美没有去及时救援而导致杨业军队陷入重围,他也在被擒之后绝食而死。这些跟演义中是很相似的。只不过可能潘美没有演义中所展现的那么大奸大恶!

最主要区别在于,他的儿子杨延昭事实上是他的长子,并非演义中所说的杨六郎。杨业死了之后,杨六郎承担起了杨家将大旗,在与辽军作战之中,杨延昭颇有乃父之风,称他所守卫的隧城为铁隧之城,不断将杨家将的威名发扬光大。

到第3代杨家的代表人物,也不是演义中所说的穆桂英和杨宗保。而事实上杨延昭之子是杨文广。杨文广还与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文人牵涉过联系,那就是写过,岳阳楼记的范仲淹。

而范仲淹是陕西的大官,在交流中发现,这个年轻人很有才能就把他带在身边,从此,他从一个无名之人一直成长为一个重要将领,一直做到过定州路副总管,多次被皇帝嘉奖,可以说赏赐丰厚!后来死在了精忠报国的任上。

被追赠为同州观察使。虽然杨文广没有像他父亲和祖父一样,历过那么赫赫的战功。但兢兢业业的他,始终不忘精忠报国的家训和祖训,至少至死都在为这个梦想而努力着。因为这种精神而让杨家三代为后人所赞颂和传扬,更是被人写进演义之中,为后世所流传不朽!

杨家后人今何在?

至于后世的杨家成员。在历史故事中有很多人自称杨家将后人,包括水浒中的青面兽杨志。《说岳全传》里的南宋抗金名将杨再兴。《射雕英雄传》里的杨铁心杨康,神雕侠侣里的杨过等等。反正这些都是历史故事和武侠故事里面所展现的一些角色和人物。真实性太低了……

而在事实上,由于历史过于久远,在宋史中只记述了杨业之孙,杨文广为最后一个人,也没有提及过杨门女将的话。所以基本上杨家将的女将是虚构的。

至于在现代社会中也有一个人,自称自己为杨家将的第37代后人,还说自己掌握了杨家枪的36路枪法,她就是家住在四川梓潼的一位老人名字叫杨开华。据说,是因为北宋末年之后,开封沦陷,于是杨家人就跑到了四川避难,从此定居繁衍!

有意思的是老大爷的儿子对他们家的祖传枪法并没有什么兴趣,对于杨家将的故事也不怎么感冒,毕竟练这种枪法又不能当饭吃,还没在广东打工来钱快!后继无人,这让老大爷很是烦恼!

相关阅读
杨家将是真实历史吗(穆桂英是真实存在的吗)

杨家将是真实历史吗(穆桂英是真实存在的吗)

杨家将是真实的历史,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称赞杨父杨业和儿子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史书上确实也有一章是讲杨家一门忠义抗敌的。...

2023-03-02 查看全文 >>

为什么说王莽是穿越者(为什么说王莽是个穿越到古代的80后)

为什么说王莽是穿越者(为什么说王莽是个穿越到古代的80后)

王莽是被人们称作穿越者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改革思路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先进的,穿越到了后世才能被大家深刻理解。王莽在改革中推行了多项措施,比如抑制富豪、保障农民利益等,这些改革也都符合了后世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王莽被认为是穿越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历史上王莽的形象,特别是他拥有慧眼識英才、謀劃深遠、語言文采優美、以及反對士族垄斷政權等方面,让人联想到穿越小说中的主角,也让许多网友评价他为“穿越者”。...

查看全文 >>

中国失去贝加尔湖原因(中国的贝加尔湖如何成为俄罗斯的)

中国失去贝加尔湖原因(中国的贝加尔湖如何成为俄罗斯的)

贝加尔湖在中国古代称为北海,也是中国北方民族主要活动的区域,清朝也曾经短期控制过该地,但是后来由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块地方也就归了俄罗斯帝国了,以至于到了今天,这个地方依然还是俄罗斯管辖。...

查看全文 >>

左宗棠为何不救胡雪岩(作为自己的钱库和粮库左宗棠为什么对胡雪岩见死不救)

左宗棠为何不救胡雪岩(作为自己的钱库和粮库左宗棠为什么对胡雪岩见死不救)

其实,当时左宗棠受清政府的委派,正在越南对法国作战。而李鸿章与盛宣怀正是利用左宗棠不在国内的时机,对胡雪岩展开了生丝贸易战。...

查看全文 >>

科举制什么时候废除(“科举”考了上千年结果是怎么被废除的)

科举制什么时候废除(“科举”考了上千年结果是怎么被废除的)

公元1905年。科举考试是在清朝的时候被废除的,具体的废除时间是公元1905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二年。科举考试产生于隋朝,直到清朝被废除为止,它在历史上存续了一千三百年之久,成为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查看全文 >>

宦官和太监有什么区别(宦官和太监的区别是什么)

宦官和太监有什么区别(宦官和太监的区别是什么)

在人们的印象里,宦官与太监是一码事,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据文学考证得知其一,最早的宦官并非都是阉人其二,宦官与大监在封建社会的概念是有别的。古代宦官足对在皇宫里为皇帝及其至亲服务的官员的总称。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并不都是阉刻之人。“悉用阉人”是在东汉之后。太监一词的出现最早在辽代,是辽代政权机构中的官员称谓之一。辽代的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等设有太监‘元代因袭辽制.所设各监也都有大监。元代太监尧诸监中的三级官吏,并非尽是刑余之人。...

查看全文 >>

明朝迁都北京的主要原因(明朝迁都北京是谁的主意)

明朝迁都北京的主要原因(明朝迁都北京是谁的主意)

在历史上,一个王朝选择都城,一般都要综合考量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各种因素,毕竟,都城的选择绝非儿戏,事关国祚。朱棣迁都北京,主要是担心生死不明的朱允炆以及他背后的势力对自己图谋不轨。毕竟,这个皇位来得不正大光明,而且自己的大本营在北方,南京显然不是自己的主场。对于这种解释,我表示认同,这的确是他选择迁都得一个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查看全文 >>

无为而治是谁提出来的(无为而治谁提出来的思想)

无为而治是谁提出来的(无为而治谁提出来的思想)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来的,属于道家学派,讲求顺其自然,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行事,而不是用制度来约束人。比如在古代,有一些昏君暴君为了一己之私,出台一些发令,而这些发令完全违反了世间运行的规律,于是,很多昏君暴君的王朝都走向了毁灭。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管任其发展,而是要在充分了解自然规律的条件下,来治理国家。...

查看全文 >>

大将是什么级别的干部(大将是什么级别的官职)

大将是什么级别的干部(大将是什么级别的官职)

大将军,是中国古代各朝经常设置的武官职名,多为高级军事指挥甚至最高军事统帅。古代大将军其实际职权变化很大,历史上各时期多见以“某某将军”尊称为“某某大将军”的习惯,但是秦汉与三国时期的大将军职位有很大差异。...

查看全文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当前编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