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夕找我哭诉,她父母打算协议离婚,原因是俩人结婚二十多年以来,争吵不断,要不是为了孩子着想,早已分道扬镳。二十多年过去了,她妈妈说这样的日子她过够了。
都说“一对再恩爱的夫妻,一生中也有两百次离婚的念头和五十次想要掐死对方”的冲动。
从陈思诚的出轨事件到何洁,王宝强离婚案,类似这样“劳燕分飞”每天都在上演,根据民政部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离婚率已连续12年递增。
离婚时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财产分割,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围绕房产,汽车,存款股票 债券等进行分割。
那怎么做好个人资产保全,不至于婚姻变动,让个人资产大幅缩水呢?
婚前协议是一种非常高级文明协定,明明白白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谈钱不伤感情”
而房产、保单是一种天然的“单方面婚前财产协议”,不签协议也能优雅的结婚,利用金融和法商思维,让财富一直陪伴着最爱的人。
这两天看了几集奇葩说,其中一个辩题挺有意思的:婚前让伴侣在房本上加名字有错吗?
正方认为,婚前应该在房本上加上伴侣的名字。
反方认为,婚前应该在房本上加上伴侣的名字。
我比较倾向于正方的的观点。 其中经济学家薛兆丰点评时认为:结婚就是办家族企业,签的是一张终生的期货合同,双方一起拿自己的资源办企业,这个时候男女双方给出的资源包是不一样的,有身体、有生育能力、有容颜、有家庭关系,有自己未来的增长潜力。女方是需要提前付出,生儿育女,在这之前提前有一份保障是很有必要的。
小张的父母比较有风险意识,在他结婚前,想提前为儿子准备房子和车子,给他。考虑到孩子将来婚后发生的风险,专门找了专业人士做了规划,合理规避了风险。
在我们结婚前,无论父母为我们配置房产、还是赠予金钱、只要守得住,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