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和孙子都是中国古代战争思想家,他们的作品——《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对中国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两种兵法都是以孙为姓,但这两种兵法并不是同一种思想体系,本文将比较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的异同。
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的基本背景
《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都是在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产生的,这一时期是中国战争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两者都是面向战争而发展的,其中,孙膑兵法主要是针对各个国家之间的军事斗争,而孙子兵法则更多地是从指导单独军队行动的角度出发,讲述如何制定和执行战略策略。
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的基本思想
《孙膑兵法》的基本思想是“奇正相生,轻重相成”。孙膑认为,战争中不能只使用一种战术,而是要在奇正之间、轻重之间,灵活应用,相互促进。而《孙子兵法》则强调“吾志所向,一往无前”,即要一心向前,不畏艰难。孙子认为,制定战争计划要清晰明确、目标明确,并要始终保持一个战略,以达成战争的胜利。
战斗策略的区别
从战斗策略上看,孙膑与孙子的兵法相差颇大。孙膑兵法主张在战争中使用各种奇异战术,从而成为胜利的关键。一些袭击后路、夜袭、火攻等战略,被看做是这一兵法中的特色战术,能够产生生动的效果。而孙子兵法更注重集中优势兵力,不断打击敌方的要害部位,直至打败对手。孙子强调的是完整战役的生存和最终胜利,对于保证整个战局而言,孙子显得更为全局。
战争执行层面的区别
《孙膑兵法》强调团队的合作,而《孙子兵法》则讲求统一指挥的精神。孙膑兵法中的玄冥阵、燕行旅列阵、蛇蟠阵等等,都需要团队成员的高度配合才能形成合理的阵势。而孙子兵法中则重视领导力,老师们倡导的“令行禁止”的思想,意在使队伍内部寻求统一的意见,在执行战斗任务的时候得到更高效的执行。
战争道德层面的区别
在战争道德方面,孙子兵法倡导利用敌人和人民的情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利益。孙子称这为“德”,并为此提供了一些行为准则。孙膑兵法则可以称作是孙子兵法的巩固,因此,前者的德性关注应该更加严格。孙膑强调需要保持谋略的远离,坚持冷静分析战局,不轻信情报,也不贪图“德”。
大局策略的思考
总体而言,孙子兵法更加注重整个战争的全局策略,把小的战胜变成大局胜利。他不仅关注在战争中需要安排战术和策略,同时也注意总结战争中的经验,制定长期战略。与此相对地,孙膑兵法充满了故技重施的内容,关注单个战争的策略和战术,而不是融入整个战争讨论中。
结论
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各有长处,可以各自用于不同的战争情景和对手。孙膑兵法致力于独特的战术,比如诡计和奇异机动摆阵等。孙子兵法则更偏重于优秀的领导力和整体战略,同时关注长期目标和全局斗争的胜利。这两种兵法都是中国古代优秀军事思想的代表,它们的发展都为中国的战争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