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天地 > 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分析)

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分析)

阅读量:2360 时间:2022-12-27 01:25:34 作者:桓海宁

摘要:从历史的表象看,导致罗马灭亡的直接原因是“蛮族”的入侵。但是,罗马和“蛮族”的战争由来已久,在罗马帝国强盛时期,“蛮族”根本无法和罗马相抗衡,它们的入侵大都被罗马击溃。因此,将灭亡的原因简单归结为“蛮族”的入侵是不合理,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罗马的灭亡必然是其内部因素造成的。

在以往的历史中,人们往往把汉尼拔当做罗马最大的敌人,他带领大军翻越崇山峻岭、白雪覆盖、人迹罕至的阿尔卑斯山,从罗马人几乎无法想象到的一条路进入了意大利本土。这是西方历史上最有名的远征之一,甚至拿我们伟大的长征做类比。

汉尼拔却是是个军事天才,他的这次远征最耀眼的时刻,就是他指挥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叫作坎尼之战,一场仗屠杀了五万多罗马士兵。消息传来,整个罗马都被震动了。很多人,包括后来的历史学家,都认为,如果这时汉尼拔能够直接进军罗马,是很有可能彻底毁灭掉罗马文明的。

罗马即使在最兴盛的时候,内部矛盾也不少。但这些内部矛盾并没有动摇罗马帝国的根基,真正使得罗马帝国衰亡的,不是内部因素,更不是汉尼拔,那就是“蛮族”。

两种假说:“基督教灭绝论”和“苛捐杂税灭绝论”

今天部分观点来自,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但我不同意吉本的主要观点,吉本强调的是内部因素。他写到,罗马的衰退是帝国过于庞大而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结果。繁荣会催生腐朽的基础,征服的范围越大,导致毁灭的因素就越多。

他的最有争议的观点是: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罗马的衰亡。吉本认为,基督徒老是争来争去,这些无聊的教义之争在帝国的内部造成了分裂的种子。信了基督教之后,社会精英都想去当教士,不愿意进政府当官,或是去军队当将领了。基督教宣扬的是逆来顺受的态度,这在无形之中削弱了罗马军队的战争力。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我们必须考虑一个基本事实。如果说内部因素最重要,那为什么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东罗马帝国还在?不仅还在,而且还活得不错。要知道,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 政治体系 和经济制度都是一样的,要说基督教的教义之争,在东罗马帝国争吵得更凶。

还有一种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大多是经济史学家。他们认为,在罗马后期,由于连年征战,政府入不敷出。政府没钱了,就要征收各种苛捐杂税,这削弱了罗马的经济实力,农民辛苦一年,交完税,剩余部分还不够养活自己和家人。

这听起来也很有道理,这不就是所谓的官逼民反吗?不过,考古学家后来发现,罗马后期的乡村仍然非常繁荣,没有出现人口减少,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民。不管是在东罗马帝国还是在西罗马帝国,税收确实比以前高了,但并没有高到影响农民生存的地步。

大门口和大门里的野蛮人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还是要看看地图。如果比较一下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地理上的差异。东罗马帝国统治的领域相对富庶,包括小亚细亚和埃及,东罗马帝国的首府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最坚固的城堡之一。东罗马帝国有没有自己的敌人呢?有,主要是波斯帝国。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一直以来就是冤家,但长期争斗下来,两个帝国反而处于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有点像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

西罗马帝国的情况有点不同。西罗马帝国没有首都。尽管元老院还在罗马,但皇帝常年不在罗马,他得到莱茵河和多瑙河沿岸巡防,所以皇帝的驻扎地有时候在米兰,有时候会在更偏僻的地方,比如特里尔,这是恩格尔的故乡,就在摩泽尔河岸。

罗马在最初的扩张时期,对被征服者持非常宽容的态度。被征服者可以保留自己的财产,可以和罗马人一样有公民权,可以进入元老院,可以当选各种官职和军职。在帝国鼎盛时期,罗马乃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罗马人、希腊人、埃及人、叙利亚人、高卢人,都在罗马各得其所。这是在一个帝国有自信的时候才能做到的,是不是很像今天的美国。

过去,罗马帝国也不是没有遭受过外来的入侵。公元前390年,高卢人突然入侵,占领了除卫城之外的整个罗马,罗马人不得不付出巨额的赎金,才送走高卢人。公元前321年,罗马人在意大利南部 被萨 莫奈人围困。公元前216年,著名的坎尼战役爆发。当时罗马军队有步兵8万,骑兵6千,而汉尼拔只有步兵4万,骑兵1万4千。汉尼拔竟然用比敌人少一半的兵力包围了敌军,罗马损失了7万余人,汉尼拔只损失不到6千人。但当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在上升时期的时候,它所遇到的失败都会是祝福。所有这些失败,对罗马帝国的崛起反而都是激励。

当罗马帝国由盛至衰之后,内部的种族矛盾也开始激化,罗马人开始把外族称为“蛮族”。这些蛮族其实已经渗透到罗马帝国内部,早已不再是大门口的野蛮人,而是长期生活在罗马,却始终不能被罗马认同和接受的“外来务工人员”。

蛮族和罗马人之战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能理解罗马帝国晚期的困境了。公元376年深秋,驻扎在多瑙河边境的罗马军队突然发现河对面来了很多人马。这是哪里来的敌军?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不是一支入侵的敌人,而是逃荒的难民。

他们是哥特人。哥特人原本居住在黑海的西北海岸以及喀尔巴阡山脉以南,在那里耕田牧羊,和罗马帝国互通贸易,相安无事。公元374年,匈人突然入侵了哥特人的家园。这支匈人是不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匈奴的后代,学界还有争议,他们为什么要突然入侵,也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总之,匈人打败了哥特人,哥特人只好举族西迁,来到多瑙河边,恳求罗马皇帝准许他们渡过多瑙河,在罗马边境安顿下来。

罗马皇帝法伦斯(Valens)正在帝国的东部和波斯叛军作战,他答应了西哥特人渡河,他的如意算盘是让年轻的哥特人参军,借此补充兵力。事情应该进展顺利,但那年冬天来得格外早,饥寒交迫的哥特人不得不跟傲慢的罗马军官做交易,把自己的同胞卖给罗马人做奴隶,换得一天的口粮。罗马军官设宴招待哥特首领,但其实密谋在宴席上杀死他们。消息不胫而走,愤怒的哥特人包围了罗马军营。罗马军官不得不释放哥特首领。当哥特首领回到义愤填膺的族人当中,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怒火。罗马和哥特人之间的战争爆发了。

战火在巴尔干半岛燃烧。罗马人和哥特人最终的决战是在公元378年8月的阿德里安堡(Hadrianople,在今天土耳其境内的Edirne)。罗马皇帝法伦斯以为哥特人不过是一群面有菜色的饥民,但他没有想到遇到的是剽悍的哥特重装骑兵。哥特骑兵首先冲垮了罗马军团的左翼防线,然后把罗马步兵团团围住。罗马军团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士兵阵亡,法伦斯也死了。这是自迦太基名将汉尼拔600多年前在坎尼战役大败罗马军队之后,罗马遇到的最惨重的失败。

阿德里安堡战役之后,罗马帝国和哥特人议和,罗马允许哥特人在巴尔干半岛定居,哥特人答应在罗马皇帝出征的时候派兵支持。表面上和平了,但隐藏着的是根深蒂固的敌意和互疑。一位青年哥特军官阿拉里克(Alaric)逐渐成了哥特人的首领,他统一了西哥特和东哥特部落。当时的罗马将军斯提利哥(Stilicho)和阿拉里克结盟,约定一同抗击匈人。

但斯提利哥功败垂成,他死于宫廷政变。他的亲属和部下也被大批屠杀。斯提利哥骁勇善战,对罗马帝国忠心耿耿。他的身份很特殊,他也是蛮族出身,他的母亲是罗马人,父亲却是汪达尔人。像斯提利哥这样的情况并非孤例。罗马帝国晚期,罗马贵族们过着安逸骄奢的生活,不愿意再到军旅立功,大批蛮族加入了罗马军队,罗马军团中涌现出一批强悍的蛮族将领。

这一场流血政变,导致罗马军队中的3万余名蛮族将士倒戈,投靠到阿拉里克的麾下。罗马帝国这是在自掘坟墓。阿拉里克不仅兵力大增,而且在道义上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哥特人的军队横扫意大利半岛,公元410年8月,他们第三次围困罗马。

罗马帝国大势已去,就连被围困的罗马城里的军民,也绝望地认为蛮族的入侵乃是上帝对罗马堕落的惩罚。一天晚上,据说一位罗马的贵族妇女偷偷打开城门,哥特大军攻入罗马。从这之后,西罗马帝国虽然又苟延残喘了数十年,但气数已尽,大势已去。

相关阅读
罗马帝国是怎么灭亡的(罗马共和国如何灭亡)

罗马帝国是怎么灭亡的(罗马共和国如何灭亡)

罗马帝国的哀亡有着多种因素,也算是各人各执一词。但个人认为衰亡的起因是安东尼努斯敕令,该敕由当时的皇帝卡拉卡拉发布,它给予了所有罗马帝国内的自由民罗马公民的资格。...

2022-12-26 查看全文 >>

总督相当于什么官位(清朝总督相当于什么官位)

总督相当于什么官位(清朝总督相当于什么官位)

总督,通常指一个国家的某片相对自主的区域中实际或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许多国家都有或曾经有总督这个职位。清朝时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尊称为“督宪”、“制台”等,官阶为正二品,但可通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与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务的巡抚不同,总督兼管数省,同时在政务之外也兼掌军务。...

查看全文 >>

武则天把皇位最后传给了谁(武则天的皇位传给谁了)

武则天把皇位最后传给了谁(武则天的皇位传给谁了)

武则天把王位传给了李显。太子争夺战中,武氏宗亲表现出修为不深,性格暴燥,能力不足等弱点。可以说原本拥有的机会,被武三思等人白白错失,没有对李家后人一网打尽,也是武则天最后选择传位于儿子而不是侄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查看全文 >>

古代丞相和宰相哪个官职大(丞相的官职大还是宰相的官职大)

古代丞相和宰相哪个官职大(丞相的官职大还是宰相的官职大)

宰相和丞相的官位一样大,只是因为时代不同,官职名称也不同。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担任宰相职务的称为“中丞相”。...

查看全文 >>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长(中国最长的历史朝代是哪个朝代)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长(中国最长的历史朝代是哪个朝代)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是周朝。周朝的存续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间。在周朝之后,政权延续时间最长的朝代是商朝,其后是夏朝、汉朝、宋朝、唐朝、明朝、清朝。清朝的存续时间在1644年~1912年间。...

查看全文 >>

如厕和入厕的区别(为什么叫如厕而不是入厕)

如厕和入厕的区别(为什么叫如厕而不是入厕)

如厕一般是指上厕所,就是进行大小便;而入厕只是简单地指进入厕所,也可能是进去化妆或者整理衣服。“如”,在古语里有“遵从、依照”的意思;而“入”,就是“进入”。如厕,就是解手。但古文中的“如厕”大多是指“到厕所去”的意思,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上厕所,解手。...

查看全文 >>

故宫冷宫为什么不开放(故宫中冷宫从不开放的真相)

故宫冷宫为什么不开放(故宫中冷宫从不开放的真相)

冷宫我们都很熟悉,经常能够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听到这个地方,也就是古时候皇帝关押一些失宠的或者是烦了很大错误的嫔妃们所居住的地方,很多人都会说故宫不对外开放是因为里面去世的妃嫔太多了,阴气比较重,所以才不对外开放。其实不然,溥仪曾经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当中提到过冷宫不开放的原因,书中说的是因为故宫常年失修,里面非常的简陋。...

查看全文 >>

参谋长是什么级别(八路军参谋长是什么级别)

参谋长是什么级别(八路军参谋长是什么级别)

参谋长是各级部队军事指挥部门的首长,协助该部队的军事主官进行指挥。如军区参谋长是协助军区司令工作的,师参谋长是协助师长工作的。我军团以上包括旅、师、集团军、军区等各级部队都有参谋长。在团以下单位,只有作战参谋等职,而没有参谋长一职。只有在旅团级以上单位,才设参谋长。...

查看全文 >>

佛舍利到底是什么(舍利子是什么东西科学解释)

佛舍利到底是什么(舍利子是什么东西科学解释)

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盘,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查看全文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当前编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