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天地 > 苏轼因为什么被贬黄州(苏轼被贬黄州是因为)

苏轼因为什么被贬黄州(苏轼被贬黄州是因为)

阅读量:9274 时间:2023-02-09 01:25:30 作者:雪夏瑶

摘要: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了湖北黄州。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职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

想必有很多人都读过苏东坡的词,他所写的词和他的性格与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年轻时所写的词风非常豪迈,有种不把天下之事放在眼里的感觉。

不过他的性格虽说豪爽,但是这种豪爽只针对同道中人,至于朝中那些小人,苏东坡巴不得敬而远之。可能是因为他的才情遭到同行的妒忌,也有可能因为他的某些行为,触及到了同僚的利益,遭到他人陷害。那一次陷害可以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同时也使他的性格变得更加沉稳。



因为同僚的陷害,苏东坡从政坛中心被贬到了黄州。他原本是那么高傲的人,被贬以后心理自然是痛苦的,再加上黄州与政坛中心相比贫瘠很多,让他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适应。

他在黄州熬了三年以后,见到了从南岭归来的好友——王定国。王定国因为和苏东坡走的极近,案发时,他也受到了很大的牵连。两位好友难得一见,自然是一番唏嘘,在洗尘宴上,王定国让他的小妾柔奴唱歌助兴。


这个女子的歌声非常婉转动听,让人听了以后自然而然的神情安定。原以为自己这位好友被贬到岭南以后,日子应该过得非常不顺,回来以后会非常憔悴才对。可是从这位女子的歌声中,只感觉到一片宁静,完全听不到其他不好的感觉。

苏东坡结合自己的实际状态和心境,特地问了这个女子,原本被贬是那么痛苦的事情,你的心态为什么却能调整的那么平静呢?柔奴没有多言,只是回答了他几个字: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虽说只是短短的八个字,却触动了苏轼的内心,当即创作了一首《定风波》。词中的男女主角正是他的好友和好友的小妾,前半部分所写的是对这对男女的赞美,尤其是对这位女子的赞美:只要听到她的歌声和笑声,仿佛能使人在夏天变清凉。后半部分描述了朋友的变化,和对自己疑问的解答。

从那遥远的地方归来以后,俊俏的少年郎仿佛变得更加年轻了,笑容里还带着淡淡的岭梅香。原本以为朋友被贬到岭南之后,应该不适应当地风土才对,朋友却说“哪里能让我心安,哪里便是我的家乡。”朋友的回答实在震撼了苏轼,既然已经被贬到陌生的地方,就应该努力适应当地的风土人情,如此才能彻底融入到当地,同时才能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

当然这种融入,并不是强迫自己把家安在某个地方,而是为了生存,努力减少自己对当地的陌生感,而且还要想办法让自己过得更加舒适。


苏轼在这短短的几个字当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价值观提升到了另一种层面。他是这么想的,而他也努力做到他诗中所提到的境界,虽说他所在的环境依然艰苦,可是他的心态却不再像刚开始时那样急躁,而是不断的让自己融入到黄州这个环境中,把这个地方当做是自己的家乡。

就在他彻底把自己当作一个农夫,想要在此处安然的度过余生时,命运之神再次向他开了玩笑,朝廷再次决定将他调离黄州。黄州离权力中心实在太远,这里也盛满了他一生当中的辛酸和悲苦,可是这里同时也拥有他太多的幸福感和安慰感。

他在此处创造了很多巨著,创作的风格也随着他的心境不断改变,从一开始的郁郁寡欢,到理解通透过后的豁达,一生当中最重要的著作也是在此处完成的。

黄州和苏轼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黄州是苏轼的精神地标,他所代表的文化却是黄州的文化标志。苏东坡舍不得离开那个,承载了他太多情绪的地方,而当地的百姓同样感到不舍。在他离开以前,当地的百姓纷纷前来相送,苏轼也给乡亲们,留下了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礼物。

在他离开的当天,村里有十几个人亲自送他离开。在苏轼离开了黄州以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了,可是这个地方却成为了他最为不舍的地方。在这之后,每当他在朝中受到同僚排挤或者有其他烦心事时,都会极为思念这个地方,甚至想要回到自己曾经的家园,在那个贫瘠的地方重新开始自己的农耕生活。

黄州对苏轼的整个生涯来说,都存在非常重大的意义,那位柔奴所说的短短几个字,更是影响了他之后的日子,让他在以后的人生中,有勇气面对所有的挫折。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相关阅读
历史哪个朝代最盛世(中国历史最盛世的朝代)

历史哪个朝代最盛世(中国历史最盛世的朝代)

历史上有四个朝代最盛世,首先是秦朝、第二个就是西汉、第三个是大唐、最后一个那就是清朝了。...

查看全文 >>

鳌拜是忠臣还是奸臣(鳌拜到底是不是忠臣)

鳌拜是忠臣还是奸臣(鳌拜到底是不是忠臣)

其实一直到了康熙制服了鳌拜,都没有给鳌拜定谋逆死罪,甚至在鳌拜死后,恢复他的名誉。其实康熙心里清楚,鳌拜压根就不是会谋反的人,他反而是大清的功臣,是爱新觉罗家族坚定的拥护者。鳌拜早年跟随皇太极出生入死,所以对皇太极绝对忠心。...

查看全文 >>

窦太后为什么偏爱梁王(梁王是窦太后的亲儿子吗)

窦太后为什么偏爱梁王(梁王是窦太后的亲儿子吗)

手心手背都是肉,妈妈都偏心小儿子,窦太后也不例外,独宠小儿子刘武。西汉窦太后,传说名为窦漪房,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其出身贫寒,后被选入宫中,吕后将一些宫女分给诸侯王的时,窦氏被分给了汉文帝。与汉文帝育有一女二男,长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最宠爱的是小儿子刘武。...

查看全文 >>

梁山好汉有几个女的(梁山多少个女好汉)

梁山好汉有几个女的(梁山多少个女好汉)

108好汉中有三个女性:扈三娘,绰号“一丈青”,梁山大聚义时,排名五十九,星号地慧星,与丈夫王英共同担任“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顾大嫂绰号母大虫,登州人氏,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一百零一位,上应地阴星,担任东山酒店掌店头领。征方腊后封东源县君,返回登州。孙二娘,菜园子张青的妻子,外号母夜叉,担任梁山驻西山酒店迎宾使兼消息头领,迎来送往,打探消息,是梁山第一百零三条好汉,随宋江征讨方腊时,孙二娘被杜微飞刀打中,阵亡。死后追封旌德郡君。...

查看全文 >>

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发生地)

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发生地)

中国的四大传说是“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歌颂男女真诚的爱情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四大传说之首。...

查看全文 >>

历史为何不提川军抗战(抗战川军为什么这么多)

历史为何不提川军抗战(抗战川军为什么这么多)

说到抗日战争,就不能不提到川军。整个抗战期间,四川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均居全国之首。四川三百五十多万军人出川抗战,每五六个士兵当中就有一个是四川人。为此,在抗战中有“无川不成军”的美名。...

查看全文 >>

中国十大智囊代表人物(中国最顶尖十大谋士)

中国十大智囊代表人物(中国最顶尖十大谋士)

中国十大智囊代表人物是第十位明末叛臣——洪承畴、第九位唐太宗治国谋臣——魏徵、第八位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第七位蜀中卧龙——诸葛亮、第六位北宋开国第一功臣——赵普、第五位西汉创建第一谋略家——张良、第四位秦王朝千古一相——李斯、第三位奇谋商圣——范蠡、第二位春秋第一相——管仲、第一位韬略鼻祖、兵家之宗——姜尚。...

查看全文 >>

现代女性的三从四德是什么(女人三从四德及现代版三从四德)

现代女性的三从四德是什么(女人三从四德及现代版三从四德)

现代女性的三从:从不温柔,从不体贴,从不讲理。现代女性的四德: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惹不得。古代女性的三从四德是中国封建社会女人没有社会地位的集中体现,“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查看全文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当前编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