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家抄家,令一个富贵家庭覆灭,树倒猢狲散。遗世独立的大观园作为一方净土终究离散,贾宝玉的理想国就此覆灭。那么,谁才是导致贾家抄家的罪魁祸首呢?贾宝玉自然不可能,还要在贾赦、贾政和贾珍这三人身上寻找。
本人曾分析过,贾家衰落和抄家是两个事情。虽然关联紧密。但抄家一定因为家败,家败却未必导致抄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抄家是个罪名。只有犯了严重罪名才可能被抄家。而家败哪怕穷的叮当响,也不会被抄家。这是孩子都懂的道理。
但是,贾家作为老官僚世家,手里有人脉,有资源。必然不甘心一败涂地,必然梦想着中兴家业。如果自身有本事,像林如海一般,科举高中探花郎就完全没问题。百年家族转型科举世家,照样风生水起。问题是,贾家子弟没有一个林如海一般的人才。
唯二人选,一个贾敬考中了进士却必须放弃回家袭爵;一个贾珠考中秀才却英年早逝。此后贾家科举之路基本断了,没人再是这块料。正路走不通必然催生出邪门歪道,送女进宫和结党就成了贾家认为得保富贵的办法。这其中贾赦、贾政、贾珍三人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贾赦是当时贾家爵位最高者。按荣宁二府的爵位承袭,荣比宁高一级,荣国公贾源的儿子贾代善还是荣国公,贾赦袭爵应该是一品将军。对应的级别是宁国府的叔叔贾代化。贾赦其人好色不务正业,贾母说他年纪那么大还胡闹。好好的官也不当。这样的人没什么抱负,也没野心。看他中秋节说:
“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
典型的尸位素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这种人没野心,也没出息。贾家抄家,贾赦除了石呆子那点事,还真不是啥大事。
二,贾珍是爵位第二高的,爷爷贾代化是一品将军。父亲贾敬袭过二品将军,给他后,他就是三品将军。仗着宁国府是长房,贾珍兼任贾家族长。关于贾家的发展方向都由族长把控。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贾珍自己都管不好。贾家怎么好的了。
秦可卿不明不白的死了,贾珍为其操办盛大葬礼,葬礼规模僭越礼制,棺材板僭越礼制,迎亲送葬之人(四王八公)没有皇帝圣旨违法出席,这一系列行为必然引起皇帝注意。古代僭越是一个严重罪名,可大可小,就看皇帝追究不追究。秦可卿葬礼让贾家与北静王走的越来越近,几家结党的架势随着贾元春晋升贤德妃,日渐凸显出来。
三,贾政是贾家唯一有实职的人。从五品工部员外郎,这辈子基本也就等着退休不可能再力争上游。可贾政却是名利心不死之人,除了光宗耀祖也想在官场有所作为。但凭借他工部员外郎的身份,想擢升太难。贾珠死后,他将女儿贾元春送入宫中。
秦可卿葬礼北静王等出席释放出四王八公结党信号,皇帝登基不久投鼠忌器奈何不了老臣,为了安抚晋升贾元春为贤德妃,可是贾政之后并没有得到任何晋升机会。明清学政基本算平级外调,根本不痛不痒。所以元春省亲应该是贾政做得最光宗耀祖之事。只是贾家也因此彻底与皇帝站在了对立面,与北静王搅和到一起。元春迎亲有几个问题。
第一,太上皇改了皇帝旨意推动省亲,贾家响应太上皇对皇帝不敬。
第二,元春省亲花费太巨,掏空贾家令皇帝侧目,非为臣之道。
第三,皇帝忌惮贾家,势必让贾家与北静王走的更近,抱团取暖。贾宝玉与北静王关系日渐亲密是例证。
元春省亲一定是贾政主导。将贾家推到皇帝对立面,不得已和北静王等结党也是贾政责。北静王在秦可卿葬礼上已经暴露了自身僭越不轨的行径。他出事就像义忠亲王老千岁连累薛蟠父亲一样,必然连累贾家。甚至贾家首当其冲被干掉。如此看来,贾政才是贾家抄家的罪魁祸首,其次贾珍,最后贾赦(不参考八十回后故事)。不知道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