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天地 > 慈禧太后犯下的恶行(慈禧太后犯了什么事情)

慈禧太后犯下的恶行(慈禧太后犯了什么事情)

阅读量:9080 时间:2023-02-19 02:25:33 作者:狂阳成

摘要:慈禧太后的罪行实在数不胜数,罄竹难书,仅陈寅恪先生的《寒柳堂记梦未定稿》中就列举了她的五条罪行。首先这第一条罪状便是为了能独揽大权,第二条罪状是故意培养北洋军阀,只为牵制湘军势力,第三条罪状为宠信宦官,第四条罪状,即慈禧太后奢侈无度,为了纵情享乐,挪用军款,第五条便是激化满汉矛盾,分化汉人,到最后反倒激起民怨。

一个女人,能怎样祸害一个国家?慈禧用尽自己74岁的一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慈禧,中国历史上一个人尽皆知的名字,她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时代,八国联军用炮火轰开了国门,此时的清王朝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侵华,军队直驱北京城,慈禧带着光绪仓皇外逃。

经历过逃难生涯,慈禧和光绪皇帝都深知清王朝处于危难之际,此时的光绪选择”改变“,所有人都以为慈禧也会看到这一切后支持做出改变,让清王朝重振雄风。

然而在变法的最后一刻,慈禧却毅然决然还是选择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下令处死了”戊戌变法“六君子,并从此软禁了光绪皇帝!

这到底是为何?

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华大地从此被外国人随意践踏,开始了屈辱的清王朝灭亡的暮歌。

慈禧,这个女人,如此短视,又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她能踏入清王朝的政坛,改写了整个历史进程呢?

今天还是继续带大家看看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一个女人是如何祸国殃民的。

这个神秘女人终于露脸了

1902年年初,人称“老佛爷”的 慈禧,带着光绪帝和一班文武百官结束“西狩”,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北京。

这时候,距离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两宫(慈禧和光绪帝)仓皇出逃已经一年多了。

在行程的最后一段,慈禧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她要坐洋人的火车。

“老佛爷”的懿旨比圣旨还大,所以从保定到北京,这位“老佛爷”真的坐上了火车,向天下宣告:

大清王朝真正的最高统治者以一种新的姿态,怀着接受西方文明和科技的诚意和决心回来了。

列车驶入北京,在车站停了下来。

两宫回京这么大的事,站台上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群和前来热心迎接的文武百官们。

当然,这么大的新闻,自然也有不少外国人在围观。

慈禧在走出车厢,步上鸾轿,返回颐和园的整个过程中,就成了这些人瞩目的焦点。

而一向被人看成怪物的“老佛爷”这一次没有回避众人的视线,在万众瞩目之下一路展示着她的新姿,昂首阔步地回到了颐和园自己的寝宫中。

大家都以为起码会有点尴尬吧?但是事实就是:并没有。

这件事成了当时的大新闻,被看成慈禧思想发生转变的一个信号。

而时隔不久,“老佛爷”的另一个破天荒的举措更加令人震惊 ,她竟然撤掉了接见朝臣和使节的帘幕,面对面地在朝堂上和外国使臣们会面了。

慈禧太后竟然要撤帘主政?

中国的历史上有后党专权,有垂帘听政,甚至有女皇登基,这些都是女人当国,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女人专权几十年,竟然如此祸国殃民的。

这个人就是咸丰皇帝的妃子、慈禧太后,也叫西太后,被称为“老佛爷”的叶赫那拉氏。

1902年,从西安回到北京的慈禧太后开始撤掉幕帘,面对面地接见外国使节。

这种前所未有的行为让满朝文武官员都莫名其妙,不懂太后这是为什么。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女人当权的事情并不少,不过,没有哪个女人当权是直接自己抛头露面的,都是自己用一道帘子隔着。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垂帘听政“。

几千年来,一直都是祖上的规矩!女人,就算贵为皇后,皇太后,那也是规矩更大!

女人是绝对不可以到前台来抛头露面的,在最开始慈禧也是信奉这个信念的。

但是经历过这一次举家逃难后,她完全转变了。

1月28日,慈禧回京后,首次接见外国使节。

她不再像以前一样,让自己藏身在一道珠帘后面,而是直接大方地走上前台,亲切地和这些对她充满好奇的外国人见面。

还就义和团的问题向他们道歉,并邀请外国使节的夫人、孩子们到她的花园颐和园来玩。

慈禧太后的这种外交策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她的形象在外国人那里大为好转,不断获得好评。

外国”友人“也似乎越来越喜欢这个“平易近人”的老太太了。

然而这效果并没有影响《辛丑条约》的执行,也没有影响接下来各国的对华政策。

慈禧的行为除了证明她对施行新政的一点决心外,也实践了她对列强的诺言,那就是“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太后是如何一步一步掌权的呢?这还得从她刚进宫时说起。

从兰贵人到西太后

作为一个女人,慈禧,或者说“老佛爷”能达到今天的地位,当然不能完全归功于幸运。

1852年,叶赫那拉.杏贞进宫,当时只有17岁,是镶蓝旗女子,有幸成为了咸丰皇帝的众多嫔妃之一。

当年的她,可以说并不出众,进去后也仅仅只是个贵人的身份,谁也没想到,后面的故事会那么离奇,并改写中国历史。

但是4年后,随着她生下唯一的皇太子,也是皇长子载淳,她的地位就变了。

理所当然,载淳成为皇太子,而皇宫中,最讲究的就是母凭子贵

兰贵人也就成了“懿妃”, 后来又成了“懿贵妃”,日渐隆宠。

而且,她最被咸丰欣赏的,竟然真的不是美貌,而是她过人的才华!

她写得一手好字,咸丰看到后夸她是个真才女!

当时的咸丰,也是个药罐子,一直体弱多病。看到自己宠爱的妃子写了一手好字,于是咸丰经常留她代为批改自己的奏折。

也就是在不断地批改奏折的过程中,咸丰也允许慈禧表达自己对政事的看法和意见。

这个过程中,让慈禧的治国天赋展现出来了,也让慈禧结识了权贵。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马上就攻打到北京城了,咸丰帝带着心爱的慈禧,赶紧跑去了热河避难。

没想到的是,1861年, 一直宠爱慈禧的咸丰帝竟然病逝了!

因此慈禧的儿子载淳,虽然只有5岁,也被赶鸭子上架继位了,也就是历史上的同治皇帝,慈禧也就自然成了皇太后。

皇太后已经是万人之上的位置了,但是这个女人并不满足。

后宫的享乐生活对她来说是不够的,因为她早就体会过手握实权的感觉了。

于是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诉,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辛酉政Bian”。

利用这个机会,顺势铲除了咸丰帝钦命的“顾命八大臣”。

紧接着和东宫慈安太后一同开始“垂帘听政”,从此开始了她作为西太后的统治生涯。

这个阶段,“二宫垂帘,亲王议政”,整个王朝也还算平静。历史上这个时期也叫“同治中兴”。

不过,孩子毕竟还小,需要东西太后一起扶持着长大,不到成年是不能亲政的。

一切为了“老佛爷”

当上了西太后,并且能够垂帘听政,慈禧对权位恋恋不舍。

但儿子总会长大,1872年,16岁的同治帝大婚,意味着他长大成人了,慈禧只好和慈安一起“撤帘归政”。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同治帝竟然是个短命鬼,亲政仅仅3年就一命呜呼了。

慈禧也算见过大场面了,自己的亲儿子死了,她一点没慌,也没难过多久。

她想到的不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死了,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而是在想如何保全自己。

于是慈禧坚持让只有4岁的载恬继续继位,这也就是光绪帝。

大家可能不太搞得懂光绪和慈禧的关系,光绪不是慈禧的孩子,但是却也是自己亲妹妹的亲生儿子,也是自己丈夫的亲侄子,所以光绪其实是慈禧的外甥加侄子。

又一次,身为皇太后的慈禧放下帘幕,开始“辅政”,自己的外甥也是亲人,权力还是没落入其他人手里。


1881年,一直对慈禧有所牵制的慈安去世,从此,大清朝的天下,再没有人能和这位西太后争权抗衡了。

也就是在此后,西太后逐渐变成了“老佛爷”,成了大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平心而论,慈禧当政的前期并非一无是处。

面对国内频仍的农民起Yi,她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镇Ya了太平天国、捻军等义军,维护了清朝统治。

如果不是慈禧重用汉臣,或许今天我们根本不会听到有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几个名字。

另一方面,她支持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科技,“师夷长技 以制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末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整体国力,这个阶段,中国的工商业有了初步发展。

但是从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开始,她就表现出怯懦的一面。

明明在战争中已经占据优势,她却担心战事蔓延,命令“乘胜即收”。

竟然在打了胜仗后,还丧权辱国地签订了对法国有利的《中法新约》,从此向法国敞开了中国的西南大门。

更为过分的是,1895年是她的六十寿辰。

为了给自己过生日,她大肆挥霍,准备在皇宫和颐和园之间布置彩棚、设立景点,以便游幸和接受朝贺。

而此时正是1894年,日本正发动“中日甲午战争”。

此时有人提议:颐和园停工,先打战要紧。

颐和园的工程就是为了给慈禧祝寿用的,慈禧一听,那还得了?

当场就翻脸了:并说出 “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这样的话!

大敌当前,还是比不过慈禧的60大寿重要!

为了给她祝寿,她 挪用了北洋舰队数百万两白银的军费 ,致使曾经雄霸亚洲的北洋水师数年间没有更新过军舰和武器装备,终于在中日甲午海战中一败涂地。

也为了不影响自己过60大寿,慈禧竟然打击光绪为首的主战派,主动派出李鸿章避战求和。

这就是甲午战争割地赔款背后的故事。

在慈禧的60大寿庆典的筹备过程中,清王朝相继失去了金州,大连,后面是旅顺……

战争节节告退,慈禧还是欢天喜地在 紫禁城内的 宁寿宫里, 度过了她的60岁生日。

此后,经历惨重失败的慈禧也曾经想奋发图强。但是已经无济于事了

因为甲午中日战争,就像是给欧洲列强撕开的一道血口子,闻着血腥味,一群豺狼都来了……


光绪为何会被软禁?

事实上,1889年光绪帝已经大婚,慈禧经过几年的“训政”之后,慈禧已经宣布归政,但她并没有放松权柄。

1898年,光绪帝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准备维新变法。

对这件事,慈禧最初是赞同的,但是当意识到变法对皇权的触动。

尤其是知道维新派对自己“除之而后快”的态度后,她的立场转变了。

她开始反扑,囚禁光绪帝于瀛台、 处决戊戌六君子,大杀维新党人。

戊戌变法就这么死在了襁褓中。

作为一个缺少远见,对世界大势和国际国内形势缺乏清醒认识的女人,慈禧这个以皇太后身份实际统治着中国的女人,确实对整个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她所有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的权位,她的一切努力都以维护自身的统治权力为最高目的。

同归于尽?历史谜团

1902年,这个已经将近70岁的老女人在经历了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这个更加沉痛的失败,逃亡了将近一年半之后,似乎开始转变了。

她终于撤掉了那道象征天Chao威仪的帘幕,并且宣布开始实施新政。然而她不可能走得那么远,她现在做的一切努力也都太晚了。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除了 “撤帘” 这样的形式翻新之外,新政流于纸上谈兵。

经济、科技和文化在开明官员和民间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缓慢地发展着,但改革宪Zheng制度的建立却遥遥无期。

这个行将就木的老女人依然贪恋着权位,依然对光绪帝不放松。

只要她还活着,就会把权力紧紧地抓在手中,说什么也不放松。

转眼间,1908年即将过去,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73岁了。


这个老人终于再也无法贪恋权位,她已经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但是她依然在担心一个人,那就是被她囚禁了10年的光绪帝依然年轻,只有37岁。

他对她恨之入骨,他的青春被消磨在冰冷的皇宫大内,他的理想被禁锢,他富国强兵的愿望被这个老女人无情地抹杀。

一旦她不在了,谁还能控制住这个重新获得统治权的皇帝爆发出来的激情?

1908年11月14日,躺在病榻上的慈禧感到自己大限已到,但她还是不放心。

就在这一天,被软禁在瀛台的光绪帝神秘死去,这终于去掉了“老佛爷”的一块心病。

第二天,11月15日,这个牢牢将大清王朝掌握在自己手心的老女人终于一暝不视,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光绪帝的死因,也成了一个历史谜团,无人能解。不过众人相信和慈禧也脱不了干系。

光绪帝去世后,慈禧选择了只有3岁的溥仪作为皇帝的接班人,于是慈禧成了太皇太后。

不过啊!谁也没想到,“太皇太后”这个称呼也就坚持了一天。

但是溥仪的一生,却也因为这件事情变得很不寻常,人生大起大落,当上了皇帝,却是末代皇帝,最后也沦为阶下囚,接受改造重新做人。

溥仪62年的人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阵唏嘘。这一切权贵的虚无,都源自一位叫慈禧的女人。

不知溥仪心里对这位太皇太后作何感想?

写在最后

光绪离世后的第二天,这位从1861年到1908年,清朝的实际掌权人, 这位改写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女人,终于闭上了她的双眼。


相关阅读
慈禧的三件私人女性用品(慈禧长期用的物件)

慈禧的三件私人女性用品(慈禧长期用的物件)

​在中国的历史中慈禧太后可谓是大名鼎鼎!她不仅干涉朝政,而且干涉的还那么明目张胆胆大妄为!要知道在清朝的记载中,作为太后的慈禧要比皇上的权利还要大。可是慈禧的出身并不是世代显赫的富家贵族,而是出生于一个有着一般官员的家庭。但是在她17岁那年,恰好遇到宫中选秀的她,凭借着自己的美丽被选入了宫中。从此她的人生慢慢开始改变,开启了人上人的生活。可以说慈禧是非常幸运的,是这场选秀改变了慈禧原来的生活轨道,如果没有这种选秀,也许慈禧的一生将是普普通通。...

2023-06-12 查看全文 >>

没有慈禧清朝会早灭还是晚灭(清朝没有慈禧会怎么样)

没有慈禧清朝会早灭还是晚灭(清朝没有慈禧会怎么样)

  慈禧,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是如此的响亮,她作为清朝晚期的统治者,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争议,但是她的存在对于清朝的命运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慈禧,清朝会早灭还是晚灭呢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2023-05-20 查看全文 >>

光绪为什么不除掉慈禧(光绪为什么不秘密杀掉慈禧)

光绪为什么不除掉慈禧(光绪为什么不秘密杀掉慈禧)

光绪为什么不除掉慈禧可能有三个原因第一:慈禧不是那么好杀的,慈禧根本不给光绪杀她的机会,第二:杀掉慈禧也不能解决问题,第三:光绪帝不能杀慈禧。...

2023-02-17 查看全文 >>

真实的慈禧太后死因(慈禧太后死于哪里)

真实的慈禧太后死因(慈禧太后死于哪里)

慈禧是病死的,1908年11月15日下午两点,慈禧在仪鸾殿逝世,时年74岁。关于慈禧的死因,众说纷纭。正史记载,慈禧是因病而死。但她的贴身宫女李氏,却说慈禧太后是被毒死的。...

2023-02-11 查看全文 >>

历史上真实的马皇后(历史中的马皇后是什么样的人呢)

历史上真实的马皇后(历史中的马皇后是什么样的人呢)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发妻,从农民军起义到建国,她和朱元璋生死相随,不离不弃。她贤惠贴心,曾经为了给快饿死的朱元璋送烧饼,把自己的胸烫伤。她躬行节俭,哪怕做了皇后,也依旧会带着宫女纺织做衣。她对朱元璋的儿子和养子一视同仁,以严为爱,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时时开导朱元璋,保护了很多功臣。历史上,她是唯一一个可以和长孙皇后相提并论的女人。...

查看全文 >>

程咬金是否当过皇帝(程咬金真的当过皇上吗)

程咬金是否当过皇帝(程咬金真的当过皇上吗)

演义里程咬金既是大德天子,又当过混世魔王,也就是所谓的瓦岗寨皇帝。历史上的程咬金远没有那么风光,也没当过皇帝,但绝对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查看全文 >>

赵云的妻子叫什么名字(赵云的妻子长什么样)

赵云的妻子叫什么名字(赵云的妻子长什么样)

赵云有两个老婆。第一个老婆叫李鸿雁因黄巾军屠村致死当时妻子已经怀孕所以第一个儿子没出生就死了!后来赵云在常山飞云道长门下学艺!为妻儿报仇!加入袁尚大军讨伐黄巾军闯出了点名堂!后来袁尚大军讨伐董卓的时候认识了马超的妹妹马文璐后来结为夫妻!...

查看全文 >>

武则天为什么迁都洛阳(武则天迁都洛阳为什么墓地在西安)

武则天为什么迁都洛阳(武则天迁都洛阳为什么墓地在西安)

有史记载,武则天迁都洛阳,是因为她把王皇后和萧淑妃残忍折磨陷害致死后,心中十分不安,好像是王、萧的鬼魂在作祟,经常在梦中出现王皇后和萧淑妃披头散发、血流满面、张牙舞爪的影子,使她惶惶不可终日。为了躲避王、萧的冤魂,武则天才长期居住洛阳并迁都洛阳的。实际上原因是第一是政治上的原因。第二是经济上的原因。第三个原因就是军事上的原因,洛阳能攻能守,战略地位优越。...

查看全文 >>

明朝疆域最大时面积(明朝疆域最大时面积持续多久)

明朝疆域最大时面积(明朝疆域最大时面积持续多久)

史料记载,明朝领土的极盛时期应该是在大明永乐年间。根据边城玫女的《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这时候的明朝经过朱元璋,朱棣两代帝王的南征北战后,领土南到南海,东到东海,西包西藏,新疆东部,北达漠南,外东北,总面积近千万平方公里,彼时沙俄还没有扩张,大明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帝国。明朝版图最大时是在明朝永乐年间,总面积为1000万平方公里左右。...

查看全文 >>

元朝怎么被明朝灭亡的(国际上承认元朝是中国吗)

元朝怎么被明朝灭亡的(国际上承认元朝是中国吗)

是明朝灭了元朝,但是不是所有的国土都划归明朝所有,元朝的残余势力建立了北元政府,占据这北方领土,到永乐年间元朝残余势力才彻底扫除。瓦剌、鞑靼是元朝蒙古贵族的后人,好像不是同一宗支。灭亡的原因一、元朝气数已尽,二、朱元璋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三、元末汉族将星璀璨。...

查看全文 >>

李白和杜甫谁更胜一筹(李白和杜甫到底谁更牛)

李白和杜甫谁更胜一筹(李白和杜甫到底谁更牛)

一样厉害,各有千秋。李白出生在唐朝鼎盛时期,他看到了盛唐的繁华和壮丽山河,他无法抑制自己豪迈不羁的情感和奇特大胆、清新飘逸的想象,写出了一篇篇浪漫主义情怀的诗歌。杜甫比李白年龄小,经历了安史之乱,他目睹了朝廷的腐败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他的诗立足民间,沉郁顿挫的诗风体现了现实主义情怀。...

查看全文 >>

印第安人为什么被灭族(印第安人还有多少人口)

印第安人为什么被灭族(印第安人还有多少人口)

印第安人没有灭亡。印第安人长期遭到屠杀、围攻、驱赶、被迫迁徙等迫害,人数急剧减少。到20世纪初期,只剩下30多万人。直到1924年,美国国会才通过了《印第安人公民资格法》,宣布凡在美国境内出生的人均为美国公民。...

查看全文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当前编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