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天地 > 李治是昏君还是明君(武则天比李治大多少岁)

李治是昏君还是明君(武则天比李治大多少岁)

阅读量:1805 时间:2023-02-21 17:25:30 作者:通洁玉

摘要:李治不算昏君,他属于身不由己。李治资质不错,处理政务能力也很强,但身体太差,加上当上皇帝前和武媚娘偷情,继位后更天天和后宫厮混,经常头昏,不能料理政务。武则天曾经担任李世民十几年的私人秘书,对批阅奏折比李治更在行,于是替李治担当起处理朝廷政务的重任。

唐高宗李治登上皇位后,非常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他鼓励自己的大臣们多多进谏,尤其是关于国计民生等方面的问题。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后期,由于身体不适,一般是每隔三天朝见一次文武百官,处理日常政务。

但是唐高宗李治为了能够及时解决各种随时遇到的问题,每天坚持上朝,而且一天就召见多 达十几个的地方刺史,向他们询问民间的情况,还把这件事作为一项制度制定下来,每天执行。李治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吸取着各种意见。

李治在处理国事的时候,严格遵照父亲唐太宗的遗训,因为唐太宗的言传身教和苦心培养带给他很大影响。他继续推行贞观政治:贯彻均田令,使当时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以诗赋取士,增加了进士科的人选;让朝臣组织编写《唐律疏义》,颁行全国,进一步完善了贞观时期的法制;出兵平定了西突厥的叛乱,维护了大唐江山的统一;恢复执行唐太宗李世民晚年一度中断的休养生息政策,终结了长期以来对高句丽的战争,使得那些常年在外征战的士兵有机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河东发生地震,以晋州尤其厉害,房屋被损毁,压死了五千多人,而且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没过多久,这里又连续发生地震,百姓恐慌不已。李治急忙下诏派遣使者前去地震灾区慰问,免除当地的赋税三年,给死伤的人家各赐予绢绸三匹,可谓是顺民心,得民意。

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等人都是唐太宗时期的重要谋臣,对治国非常有经验。李治重用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让长孙无忌当太尉,兼任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长孙无忌辞去了知尚书,担任太尉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不免会有人心生嫉妒,于是诬告长孙无忌有谋反的意图。

李治听说后没有做任何的调查,便下令把诬告者处死了。李治之所以如此信任长孙无忌,因为自己能够当上太子,再到现在的登基为帝,长孙无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绩概念图

除了重用长孙无忌等人之外,李治还调用了唐太宗李世民死前被贬的李勣。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李世民对李勣说:“我的儿子刚当上太子,卿原来是他的长史,如今把宫中的事情委托给卿,所以才有这样的任命,委屈了卿的阶位和资历,千万不要埋怨朕啊。”李世民又在闲暇时设宴,请李勣来赴宴,对他说:“我准备把年幼的太子托付给大臣,想来想去没有比卿更适合的人了,你过去不遗弃李密,现在难道会有负于朕吗?”李勣留下了眼泪,咬破手指流出血来以表自己的决心。

后来李世民卧病,他对李治说:“你对李勣没有什么恩惠,我现在准备贬他为外官,等我死后,你授给他仆射的官职,他就蒙受了你的恩惠,一定会为你鞠躬尽瘁的。”于是李世民派李勣出任叠州都督。等到李治即位,就召李勣入朝拜洛州刺史,接着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命他任同中书门下,参与执掌机要事务,后来又册拜为尚书左仆射。

在贞观年间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因为李勣的功勋卓著,封他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在凌烟阁上为他画像。到了李治统治的时期,他命令为李勣画了新的像,还亲自为画像作序。

永徽六年(655年)的时候,唐高宗李治想要废掉王皇后,立昭仪武氏为皇后。但朝中大臣强烈反对,因此李治问李勣说:“朕打算立武昭仪为皇后,褚遂良固执己见认为不可,他是顾命大臣,这件事应该怎么办呢?”李勣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问外人呢?”于是李治坚定了废王立武的决心,而李勣也因此得到了李治和武皇后的信任。

后来,李治要东封泰山,让李勣为封禅大使。途中在滑州住宿,李勣的姐姐很早就守寡了,住在李勣的旧宅,武皇后亲临她的住所慰问,赐给她衣服,还封她为东平郡君。李勣坠马伤到了脚,李治还亲自过问,把自己骑的马赐给了李勣。

为了培养自己的统治集团成员,唐高宗李治可谓是费尽心思、用心良苦,由于他不计前嫌起用罪臣,广纳贤士重用施恩,因此获得了一批忠心耿耿的得力辅臣。

相关阅读
刘邦为什么杀樊哙(刘邦为何拼了命也要杀掉樊哙)

刘邦为什么杀樊哙(刘邦为何拼了命也要杀掉樊哙)

刘邦在生命中最后时刻也不忘对自己昔日的兄弟狠下杀手,根本不是因为刘邦老糊涂,刘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刘氏江山的万世长存。在这个大目标之下,牺牲任何人刘邦都是可以接受的。别说一个樊哙了,就算是他儿子敢威胁到刘氏江山的万世长存,刘邦都不会介意狠下杀手的。而且归根结底,刘邦忌惮樊哙,甚至想要杀掉樊哙以绝后患,并非因为樊哙自身威胁到了刘氏的江山。樊哙也是被人拖累了,这个人就是樊哙的妻姐,吕后。...

查看全文 >>

太子太保是什么职位(太子太保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太子太保是什么职位(太子太保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太子太保,与太子太师、太子太傅都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统称为“三师”。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护其安全。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

查看全文 >>

古代四大才女是哪四个(古代四大才女是哪四个的代表作)

古代四大才女是哪四个(古代四大才女是哪四个的代表作)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是指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卓文君。她们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女子,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令多少后人无比向往、敬仰这些红颜,真正揭示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查看全文 >>

庞统是故意死的吗(三国著名谋士庞统是怎么死的)

庞统是故意死的吗(三国著名谋士庞统是怎么死的)

庞统当然不是故意死在益州的,历史上庞统为施展自己的才华,先去投奔了孙吴,因貌丑恃才而骄不被接纳,才投奔刘备,最初也不受重视,后其后经诸葛亮、鲁肃极力推荐,刘备方才再度召见庞统,与之谈论军国大事,大为器重,于是拜庞统为治中从事,不久又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查看全文 >>

历史上的花木兰嫁给了谁(史中的花木兰嫁人了吗)

历史上的花木兰嫁给了谁(史中的花木兰嫁人了吗)

历史上的花木兰嫁给了赵俊生。其实,花木兰在代父从军之前,早有婚约的,花木兰的未婚夫是赵俊生,柘城县人。在木兰代父从军的时候,赵俊生担心花木兰在外杀敌吃苦,就冒充是木兰的兄弟,和木兰一起前往。边关平定之后,朝廷传旨,把边关的将士论功行赏后一批一批地撤回,让其复员回家。木兰和赵俊生虽然功劳卓著,也不受朝廷的封赏,趁机以双亲年老多病为由征得了元帅的同意,一道回到了家乡商丘,为双亲尽孝,同时完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查看全文 >>

杨玉环喜欢李瑁还是唐玄宗(杨玉环喜欢李隆基还是李瑁)

杨玉环喜欢李瑁还是唐玄宗(杨玉环喜欢李隆基还是李瑁)

我自认为杨玉环一不喜欢李瑁二不喜欢唐玄宗李隆基,我个人认为杨玉环只是喜欢钱和权,如果他心里喜欢寿王李瑁他就断不会去给自己的老公公唐玄宗李隆基做妃子了,李瑁只是个跷板,我觉得如唐玄宗不是皇帝他还会放弃寿王妃去做七八十岁老头的老婆吗,我认为他喜欢的是权利和金钱。...

查看全文 >>

历史上真实的宋慈(宋慈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上真实的宋慈(宋慈是真实存在的吗)

宋慈,字惠父,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建阳(今属福建)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卒于南宋理宗淳六年(1246年),享年六十四岁.早岁习儒,入仕后经历十余任地方官,多负刑狱之责,终于广东经略安抚使.一生经办案件数不胜数.逝世前两年(公元1247年)撰成并刊刻《洗冤集录》五卷.此书是其一生经验、思想的结晶....

查看全文 >>

吴三桂为什么反清失败(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

吴三桂为什么反清失败(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

吴三桂反清失败,年纪太大是极为重要的原因,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吴三桂与康熙之间的长达八年的战争,由于双方都并不高明的表现,甚至可以称作一场比烂的战争。而在这场比谁更不烂的战争之中,年纪更小的康熙笑到了最后。但是,严格来说,吴三桂其实并不是被康熙击败的,而是因为年纪过大最终病逝后,吴三桂集团才被清军趁机彻底消灭。...

查看全文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当前编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