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适用房?
经济适用房是指为了解决住房紧张问题,政府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合理安排价格和投资等方式建设的,面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购房人群提供的住房,由政府进行政策调控,具有价格适中、购买人群有限、购买者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等特点。
申请经济适用房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一、家庭户口要求:申请人必须是在当地有稳定户籍的居民。有些地方规定只有本市户籍的居民才有资格申请。
二、家庭人员要求: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对象为居住在城市,未拥有自住住房或住房面积严重不足的家庭。一般规定申请人家庭人员不得超过三口或五口。家庭成员中父母和子女需要与申请人有直系血亲关系。
三、收入要求:申请人家庭的积累的住房公积金缴存额度低于当地规定的门槛。一般规定是申请人家庭总收入不得高于当地经济适用房的限价的三倍,同时也要求家庭打卡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
四、历史购房纪录要求:申请人或其家庭成员不得有住房和要求贷款买房购房纪录。一般规定是在一定年限(如5年)内没有购买、贷款购买或按揭等持有住房的记录。
如何申请经济适用房?
第一步,查看政府网站和媒体公告,关注经济适用房信息披露,了解当地的经适房政策和申请方式。在申请之前了解和掌握申请流程、申请条件以及所需材料非常重要!
第二步,向相关单位提出申请,一般是到当地房产、城建等相关部门、机构提交书面申请,也可以选择网上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家庭户口簿、收入证明、单位缴纳的住房公积金证明等。在提交申请时应注意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三步,审核,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就可以通过审核。审核主要涉及申请人的家庭人数、收入、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住房条件等。
第四步,摇号。往往申请者过多,政府会采用摇号方式确定房源分配的顺序。摇中号后,获得购房资格的申请人即可根据公示的购房流程选择公共住房。
第五步,购房签约。在选择公共住房后,申请人将进行购房签约。
总结
经济适用房是针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购房人群提供的一种住房保障政策。申请经济适用房首先要符合相关条件,如户口要求、家庭人员要求、收入要求、历史购房纪录要求等。进入申请程序后,需要关注政府网站和媒体公告,向相关单位提出申请,进行审核,并成功摇中号后签约购房。只要按照流程申请,符合条件,就可以顺利的获得购房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