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得最快的鸟是游隼,跑得最快的哺乳动物是猎豹,游得最快的鱼是谁?
“ 旗鱼,最高速度每秒35米 。”给出答案的你先等等,来听一个冲刺的故事。
马萨诸塞大学的远洋研究实验室,一直在观测记录大型海洋生物,金枪鱼、旗鱼、海龟的生态活动。实验室给蓝鳍金枪鱼的背鳍上安装监测速度和位置的微型记录仪,仪器用于短期采集数据,跟随金枪鱼巡游 1 个月后自动脱落。掉落的记录仪漂浮到海面上会发出信号,跟实验室合作的渔民看到信号后能及时回收脱落的仪器。
刚过 1 个星期,渔民送来第 1 份记录仪。仪器原本装在一条 400公斤 的蓝鳍金枪鱼身上,现在被撕裂了,掉到海里。下载了记录仪里的数据后,实验室震惊了。仪器脱落的原因是因为金枪鱼游得太快了,扯掉了附着在背鳍上的记录仪,它的速度达到 64米/秒 。
金枪鱼 64米/秒 的速度超过旗鱼记录将近 2 倍,只是金枪鱼的速度仅是瞬时冲刺速度,不能长久保持。
还有比金枪鱼更快的鱼吗?生物学家没法记录每一条鱼的冲刺速度,做不到精确比较。不过鱼类的速度高手有张公认的榜单,在游得最快的鱼类名单中, 旗鱼、剑鱼、金枪鱼是前3强。
同样是鱼,速度高手为什么能比其他鱼儿游得快? 跟身体结构,运动效率,游泳姿势密切相关。 速度高手各有各的天赋,不过它们拥有成就最快速度的共同点: 体重偏重、体温高、体表阻力系数小。 在海洋里,你只要按照这 3个 共同点去找鱼,无论是硬骨鱼还是软骨鱼,找出来的鱼儿一定能游得飞快。
体重偏重
无论是陆地奔跑、天空飞翔,还是海洋巡游的动物,速度最快的高手,体重和身材在本活动领域中,属于中上水平。
体力和能量爆发的比值有个最佳点,这个点的范围只处于体重在中上水平的动物之中。 长时间高速运动跟肌肉的有氧代谢有关,而最高爆发速度,也就是最快速度,跟无氧代谢紧密联系。 当你慢跑或骑行时,身体依靠有氧代谢分解的糖份来提供能量。当你从事剧烈运动,比如冲刺和举重,有氧代谢满足不了能量需求,这时你进入无氧代谢模式,消耗的是储存在肌肉中的能量(腺苷三磷酸,ATP)。 无氧代谢产生能量的速度更快,但维持时间也更短,只能做到暂时性的爆发。
小个头的动物身体肌肉不够,储存的能量有限,最快速度比不上大个头。 不过最快速度也不仅仅只依赖肌肉,如果速度只由肌肉组织和动物步幅长度决定,那尺寸最大的动物应该是速度最快的动物,事实并非如此。 体重更重的动物需要的启动能量更多,大个头的动物在加速时需要的时间更长 , 能量储存的局限限制了它的最快速度。
最快速度由体重决定 ,看似粗暴直接的推论,在生物界,它的准确率为 89.3%。 接近 90% 的准确率, 适用于生物界内的绝大多数动物,包括飞鸟爬虫,走兽游鱼 。
上图是 3个 领域,天空,陆地,海洋,动物们体重和最快速度的曲线图。根据图中的驼峰曲线,还可以推测出恐龙奔跑的最高速度,也就是说,个头巨大的霸王龙,跑得并不快。图中绿色是天空领域,包括飞虫和鸟类。黄色是陆行领域,包括爬虫和走兽。 蓝色是水域,鱼虾鲸鱼都在其中 。飞行和奔跑动物的速度随体重增长的曲线形状相似,不同的是飞行动物的速度是奔跑动物的 6倍 。 对于鱼类来说,最高速度随体重增长的曲线更为陡峭,这意味着,在水里,体重增长对速度提高的优势大过在空气中 。
上图是海洋生物的体重与最快速度的对应图,个头过小或过大,都不能游得最快,中上水平的体重,是爆发速度高手的最佳条件。
来看海洋速度高手的体重, 成年旗鱼50~100公斤,剑鱼70~120公斤,金枪鱼中蓝鳍金枪鱼最大,平均220公斤。3种鱼类的个头比大多数鱼类要大,但比鲨鱼和鲸要小一些 。[头条-法兰西is培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其他平台]
体温高
除了体重外,速度跟体温密切相关。就像你在运动前热身一样,先有温度后有速度。 在天空中,温血动物的速度比冷血动物要快 ,比如体重相同的蜂鸟和蝴蝶,鸟比蝶快。在陆地上也一样,同等体重下, 哺乳动物比爬行动物快 。
水域跟天空和陆地都不同,水的传热比空气要快,海水带走身体热量的速度比空气快 25倍 。在海洋里,温血动物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来保持体温,它们用于速度的能量就有所欠缺。所以在海洋里,温血动物的速度比冷血动物要慢。同样体重的鱼类和鲸类,鱼比鲸快。
抛开海洋里的温血动物不说, 在冷血的鱼类里面,依然是先有温度后有速度,体温高的速度比体温低的要快。 虽然鱼是冷血动物,但并不是所有的鱼体温都跟周围海水一样,速度高手的身体比其他鱼儿更加热乎。低温阻碍鱼儿大脑和肌肉的活动,延长反应时间。冻僵了的鱼,它的运动也会慢一拍。 体温高的鱼,不仅游得快,还游得远。在寒冷水域,体温决定了速度。在广袤海洋,体温还决定了距离。
上图是 13种 鲨鱼和硬骨鱼的速度和巡游距离。蓝色代表低温鱼,红色代表高温鱼。圆形是硬骨鱼,三角形是鲨鱼。 同等体重下,体温高的鲨鱼比体温低的鲨鱼,速度快2倍还多 。同等体重下,体温高的硬骨鱼比体温低的,速度要快更多。
剑鱼和金枪鱼体温比其他鱼类要高, 它们身上自带加热系统,不畏惧冰冷的海水 。
金枪鱼,寒冷水域里核心体温能高出周围水温20℃,潜入1000米以下的深海里也能保持迅捷运动。
金枪鱼身上血管的布置跟其他鱼类不同, 在肌肉和内脏器官之间,有一套特殊的网状血管。游水时肌肉产生的热量,会通过网状血管系统保存下来,提供给内脏,这套蓄热结构叫做逆流热交换器 。金枪鱼身体产生的热量能保留下来,不会白白被水流带走。体内充足的热量让金枪鱼游得更快,消化食物的效率也更高。
剑鱼,不像金枪鱼一样给全身都加热,它只局部加热最重要的头部。剑鱼的眼睛旁边有一套类似金枪鱼的逆流热交换血管,专门给流经眼睛和大脑的血液加热,它的眼睛和大脑温度通常保持在19℃~28℃。 在只有 3℃ 的冰冷海水里,剑鱼的视网膜温度能保持在 20℃ 。温暖的眼睛带给剑鱼敏锐的视觉,在寒冷水域,它对运动图像的分辨率提高 7倍 以上。
体表阻力系数
要达到最快速度,有了重量和温度还不够,还得看你的身材标准不标准,姿势优秀不优秀。
鱼儿的身形各不相同,游水姿势也各有特点。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尾鳍的弧度,摆尾的频率上有一小点儿变化,都能影响到最快速度。
各异的身材泳姿没法比较,不过有一个数字可以把它们统一起来: 体表阻力系数 。鱼儿破水前行时,会遇到水流带给身体的阻力。阻力跟身材,速度,姿势都有关系,在简化阻力计算时,生物学家引入一个阻力系数做参量,阻力系数越小,阻力也越小。 鱼儿的体表阻力系数由身形和皮肤特性决定。
举个例子,汽车行驶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同样动力下,阻力越小,速度越快。车身呈流线型的跑车,阻力系数就很小,加速也就越快。鱼儿跟车子一样,方头方脑的鱼儿一看就知道游不快。
现在来看速度高手的体表阻力系数, 风洞测试中,剑鱼和旗鱼的阻力系数分别为:0.0075和0.0091,金枪鱼和梭鱼的阻力系数与之相当 。而同样测试下,狗鲨的阻力系数为 0.022 ,鳟鱼的阻力系数为 0.02 ,比速度高手的阻力系数要大得多。
体重偏重,体温高,体表阻力系数小,3个要素成就了海洋里的速度高手。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跟人类刷新短跑速度一样,海洋里的速度高手也能一次次刷新冲刺速度。
更高更快更强,追求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