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一代枭雄,儿子也很出色,然而到最后继承曹操大业的却是他当初不怎么喜欢的曹丕。为什么在众多的儿子中曹操不喜欢曹丕,甚至要打压他呢?
在曹操的众多子嗣中,较为突出的有四个,分别是曹昂、曹丕、曹植、曹冲。最希望做太子的是曹昂和曹冲,曹昂是曹操的长子,从小就被寄予厚望,而曹冲是曹操的幼子,自小又聪慧异常。
而曹植更不用说,连谢灵运都说,“天下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曹植在文学上的天赋与才华更是让人望尘莫及,曹操非常喜欢他,觉得他像年轻时候的自己。
曹丕跟寻常人比应该是很出色的,但是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所以在曹操那里不如其他人受重视。再加上他的性格比较阴沉,猜忌多疑,气量小,继承了曹操性格的阴暗面。而这恰恰是曹操极为想要隐藏的一面,所以即使他文武双全,也不得曹操的喜欢。
相反曹植不但才高八斗,性格也是阳光潇洒,并且还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曹操向来以文人自居,豪迈潇洒是他的追求,所以他一看曹植就会想起年轻的自己,自然更加偏爱。
然而被曹操寄予厚望的曹昂和最疼爱的幼子曹冲都死了,曹丕去劝慰父亲的时候,却得来一句,“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由此可见曹操对于曹丕的不喜,如果不是曹昂和曹冲都死了,根本没有曹丕的机会。
除了性格与才能原因,曹操不待见曹丕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背后氏族的力量,曹操为了打压豪门大足,屡次发出“唯才是举”的口号,从世家大族那里争夺人才。而曹丕却为了上位,笼络世家大族。
曹丕与当时的豪门大族关系很好,所以他们极力推荐曹丕做继承人,这恰恰让曹操感觉到不悦。
在曹昂和曹植死后,继承人之争就落在了两人之间。很明显曹操是更加喜欢曹植的,征战多年,屡次打仗带着曹植。曹植显然跟曹氏宗族更加亲密,这也是曹操所希望的。
曹植是个固然有才华的人,但过于放纵自己。曹操征讨孙权时让他留守邺城,他却放纵自己乘坐马车擅自开启了司马门,结果使得曹操非常失望。
但曹丕其人,非常功于心计,他努力地将自己伪装成憨厚的人。再加上曹植自己放纵的行为,曹操才渐渐将视线转移到曹丕身上来。他虽然知道曹丕的秉性,但是相对于曹植来说,曹丕这样的心性恰恰比较适合做帝王。
所以即使曹操不是很喜欢曹丕,却还是让他做了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