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天地 > 宋江是真实人物吗(宋江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吗)

宋江是真实人物吗(宋江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吗)

阅读量:7414 时间:2023-02-17 17:25:32 作者:舒明知

摘要:历史上有宋江这个人,也是《水浒传》中宋江的原型。宋江(约1074-1122)山东郓城县水堡乡宋家村人,是施耐庵小说《水浒传》中宋江的历史原型。公元1119年宋江领导了一次农民起义,不过,与同时期的方腊起义相比,规模要小得多。宋江投降后成为征讨方腊的马前卒。

如果没有施耐庵的《水浒传》,宋江在宋朝的历史上便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忽略的人物。但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文学作品中,宋江的名字则可以说是誉满天下,却远比方腊的名头要响亮得多,这当然要归功于《水浒传》的传播了。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是因为这部演义小说,才使得宋江的英名和梁山上的一百单八将们声名雀起,家喻户晓。

一、宋江何许人也

作为《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的带头大哥,施耐庵对宋江的描述非常详尽:

姓名 :宋江,字公明,山东、河北一带的江湖人称及时雨,在山东又称他为呼保义,外号黑宋江,因其孝义而又被人们称作孝义三郎。

籍贯 :山东郓城, 出生地 :郓城县宋家村。

家庭成员 :父亲宋太公,弟弟宋清,绰号铁扇子。

职业 :郓城县押司,只是一个刀笔小吏,算不得什么官职。后成为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是各位英雄的"公明哥哥"。

年龄 :年及三旬。 身高 :身躯六尺,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半左右。

个人专长与爱好 :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

相貌 :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水浒传》第十八回)。

个人修养 :有养济万人之度量,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


宋江塑像

在施耐庵笔下,宋江除了身高之外,竟是一个如此完美的人物。然而这毕竟只是文学作品中的宋江,历史上真实的宋江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宋史》中并没有为他专门列传,对他事迹的记载少之又少,仅出现有三处,不但只附着于其他人物的传记里面,而且都是一笔带过,远没有对于方腊的记载详细。所以历史上对于宋江的真实身份信息,几乎是一片空白,他的所有资料也似乎都承袭了《水浒传》中的说法。

二、宋江起义的真相

历史上说宋江为"盗"、为"寇"。

《宋史·徽宗本纪》记载:"宣和三年二月……方腊陷处州,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讨之。"

《宋史·侯蒙传》载:"宋江寇京东。"

当然,所谓"盗"或"寇"只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而言,历史上宋江确实领导过一场农民起义,只是这场起义的规模并不大,对宋王朝的打击也非常小。而且仅两年多的时间就告失败。

宋江起义的原因是宋朝当局设置了"西城括田所",以解决朝廷财政困难。所谓"括田所",就是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公有",并且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

这对于本来就生活艰辛的梁山泊周围的贫苦农民与渔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由于交不起重税,官府又紧紧相逼,许多百姓走投无路,流离失所。在这种情况下,长期积压的愤懑终于爆发了。

公元1119年,宋徽宗宣和元年十一月,宋江等人揭竿而起,正式宣告起义,将反抗朝廷的大旗插上了梁山。许多渔民、百姓也纷纷上山,他们拿起锄头、镰刀、柴刀、削木为枪,与前来镇压的官兵展开英勇的斗争。他们每攻打下一个州县,便开仓放粮,救济穷人,深受群众的拥护,力量很快壮大起来。


不过历史上记载宋江起义最初时只有三十六人,《宋史·卷三五一·侯蒙传》中说:"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当然,这三十六人亦可能是宋江起义的主要骨干,但从这个数字上却显示出来,宋江起义的规模确实不大。所以北宋朝廷起初并未十分重视。

宋江起义爆发一个月以后,宋徽宗才命令东西路提刑督兵捕杀。宋廷统治者以为轻而易举便可将起义军消灭,可形势的发展远远出乎他们的意料。由于宋军久不征战,缺乏训练,战斗力极差,而宋江,其才过人,属下的三十人个个都是强悍猛勇之士、英雄威武之人,所以,宋廷的这次征剿不仅没有消灭宋江起义军,反而使其在与官兵的战斗中威名远扬。

三、宋江兵败投降

宋江率起义军乘胜将活动范围由山东扩大到河北各地,纵横数百里,如蹈无人之境。就在宋江起义军转战黄淮平原各地之时,宣和二年(1120年)冬,浙江农民起义首领方腊也率义军连破处州、秀州,攻势凌厉,到这时,宋徽宗才意识到危机,他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侯蒙上书道:"(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宋史·侯蒙传》)。

宋徽宗非常高兴,立即下诏任命侯蒙为东平府知府,负责招降宋江。侯蒙此时已六十八岁,正想踌躇满志前往上任时,突然发病而死,招降宋江的计划未能实现。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所说的宋江最后接受朝廷招安,大概就源于此。然而宋江起义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被朝廷招安,而是被张叔夜战败而投降。

宋江的起义军说到底依旧是一支类似于盗贼的队伍,他们无法久占城池,只能不断的以战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样虽然可以避免陷入官兵的包围,但也让起义军缺乏统治的根据。

起义军在山东、河北等地扫荡了两年,然后他们于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进攻海州。朝廷见起义军想要攻占富庶的江淮地带,立刻让张叔夜准备御敌。

张叔夜是一位戎马多年的老将,他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他训练的部队与之前宋江遭遇的乌合之众不可同日而语。《宋史·张叔夜传》记载,早在宋江攻来之前,张叔夜就开始整顿军备,积极备战,组织了一千多人的敢死队,同时他还派出探子,侦察敌情。

宋江发动进攻以后,张叔夜引一千军士假装败退,引诱起义军上岸。见官兵丢盔卸甲,起义军只以为又是一场大胜,他们莽撞的冲上岸去,却中了张叔夜的埋伏。当起义军艰难杀回河岸时,他们却发现船只已被张叔夜放火烧了。这一下子,起义军失去了退路,陷入绝境。张叔夜一面对起义军猛攻,一面向宋江劝降,宋江没有办法,只能率军投降。

就这样,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宋江起义就以失败而告终。

后来的事实证明,宋江投降并非出于本意,而是为了保存实力。所以当时机成熟后,宋江重新举起了义旗。但这次起义,很快就失败了,宣和四年(1122年),宋江起义被宋将折可存镇压下去,宋江等人遭到残酷杀害。这与《折可存墓志铭》中的记载十分吻合。

四、宋江是否征讨过方腊

宋江起义爆发于1119年,次年方腊在浙江聚众起义,但其规模要比宋江起义大得多。但是方腊起义的手段却并不为人称道。《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七》记载:

"宣和二年十月,起为乱,自号圣公,建元永乐,置官吏将帅,以巾饰为别,自红巾而上凡六等。无弓矢、介胄,唯以鬼神诡秘事相扇訹,焚室庐,掠金帛子女,诱胁良民为兵。人安于太平,不识兵革,闻金鼓声即敛手听命,不旬日聚众至数万,破杀将官蔡遵于息坑。"

不论是野史还是演义,大多记载宋江参与了平方腊之战,但是《东都事略·徽宗纪》却将平宋江列在平方腊之后,《折可存墓志》也称折可存在平方腊之后,参与了平宋江的战斗。平宋江比方腊还晚,宋江自然不可能参与平方腊之战。


据《三朝北盟会编》等书记载,宋江被招安以后是随童贯征讨方腊的,宋江当时的身份是裨将,和他一同征战的将领有刘延庆、刘光世等人。所以史学界大多认为,宋江出征方腊可能性较大。

而据《宋史》记载,宋江并非被朝廷招安投降,而是战败而降,而且张叔夜仅用千人就打败了宋江,可见宋江的实力不可能被派去征讨方腊的百万大军。而且宋江是在宣和三年二月投降,此时方腊节节败退,杭州失守,三月歙州、睦州、忂州等地也相继失守,四月方腊被俘,并不需要宋江去讨伐方腊。

而且,宋武功大夫折可存《墓志铭》中也记载着,折可存先参加了镇压方腊起义的行动,在班师回京途中又奉命镇压了宋江。可见宋江并没有参与征伐方腊。

成书于元代的笔记小说辑录《大宋宣和遗事》,则在宋江起义史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和演义,明初施耐庵又以此为蓝本创作了历史演义小说《水浒传》。

就这样,一部《水浒传》,把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宋江和他规模不大的起义事件,提升到了"替天行道"的高度,使得宋江和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名字广泛流传于民间,以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相关阅读
古代女子为何要穿开裆裤出嫁(古代为什么要穿开裆裤)

古代女子为何要穿开裆裤出嫁(古代为什么要穿开裆裤)

古代女子出嫁时,开裆裤是必备嫁妆,原因难以启齿。封建社会里母亲从小就会培养女儿的女红能力,教授她们绣荷包缝制衣服,嫁人后才能更好的照顾丈夫侍奉公婆,这与时代背景有关,男尊女卑思想深入人心,《仪礼丧服-子夏传》中记载女人要三从四德,温顺贤良才是妻子本分。新婚之夜,新娘将“春裤”穿上,既省去了女性最艰难的配合阶段——宽衣解带,又充分保证了男性的顺利成事。...

查看全文 >>

刘备墓为什么不敢开发(诸葛亮墓真实墓地)

刘备墓为什么不敢开发(诸葛亮墓真实墓地)

刘备是三国时期著名人物,蜀汉的开国皇帝。历史上记载是刘备最后病逝于白帝城,就是那个四川的白帝城。但是最后是将刘备葬在了惠陵这个地方。但是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惠陵在什么地方。但是最后专家们决定不对刘备墓进行发掘,而保护为主。...

查看全文 >>

古代结婚那么早身体可以吗(古代结婚早能生孩子吗)

古代结婚那么早身体可以吗(古代结婚早能生孩子吗)

古时候比较落后,好多医疗上的奇数也没有现在发达,以前女孩子太早结婚,自己身体没有发育好,就结婚生孩子,对身体的伤害很大,那时候产妇的死亡率还有新生儿的死亡率都很高。现在医学发达,医学对人类的身体发展有了很好的了解,明白晚婚晚育对自己的身体还有精神上各方面都有好处,所以法律规定女孩子要满二十周岁以上才能结婚。...

查看全文 >>

两江巡抚相当于现在什么官(清朝两江巡抚是什么官职)

两江巡抚相当于现在什么官(清朝两江巡抚是什么官职)

巡抚,巡视抚慰之意,明时此职乃中央派遣流动巡查员.至清,巡抚乃固定一地,宰牧一方,相当于一省之长.因巡抚之上或有两省,三省总督一职,所以此职界乎省长和省委书记之间.一地若无总督,可媲于省委书记....

查看全文 >>

曹操最喜欢自己的哪个儿子(曹操最喜欢哪个女儿)

曹操最喜欢自己的哪个儿子(曹操最喜欢哪个女儿)

曹操一生儿子众多,有名字的25人,还有3位养子。在众多儿子当中,曹丕和曹植都不是曹操最喜欢的一个,曹操最喜欢的其实是曹冲。曹冲就是语文课本当中《曹冲称象》哪一位。曹冲称象时的年龄据说才五六岁,简直就是一个神童,曹冲非常宠爱他,且有意立他为继承人。但是,曹冲很不幸的是,13岁就早亡了。所以,曹冲去世的时候,曹冲极为悲痛。...

查看全文 >>

成吉思汗打了多少天下(成吉思汗打了多少次仗)

成吉思汗打了多少天下(成吉思汗打了多少次仗)

成吉思汗一生中曾征服或消灭了4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就包括现大部分属于中国版图的维吾尔、西夏、金朝、西辽等地。1218年,成吉思汗灭掉西辽后,便开始西征。西域花剌子模国、讹答剌、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国先后臣服。...

查看全文 >>

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鸿门宴)

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鸿门宴)

受司马迁史记的影响,后世总以为刘邦是个无赖混混。其实刘邦是很有能力的,眼光高,能团结人,知人善任,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领导力很强,可以说是个天才的领导。正因为有了这些超过常人的优点,才能最终重新统一天下,建立起强大的汉朝。...

查看全文 >>

刘裕为什么不恢复汉朝(刘裕为什么不以汉为国号)

刘裕为什么不恢复汉朝(刘裕为什么不以汉为国号)

到了刘裕时期,他自称楚王刘交的后代,并非刘邦直系后代,也就没有必要像刘备一样“恢复汉室”。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刘裕“加九锡”,东晋给刘裕的封号是“宋公”,后来是宋王,建立的朝代自然国号也是“宋”。“汉”的来历也是项羽分封刘邦为汉王,汉王的来源则是汉水、汉中的缘故。...

查看全文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当前编辑热点